-
科学家初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2 热度:0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言荣院士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James M. Valles Jr、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谢心澄院士等协同攻关,成功突破了费米[详细]
-
南浔区正式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2 热度:0
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南浔区的电梯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正式获批成为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省仅7个,系湖州市唯一。
国家级专[详细] -
漫步太空环境,纳米材料打开全新世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2 热度:0
纳米有多小?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5万纳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传统的研究与制造技术在面向纳米材料与器件的时候遇到极大挑战,必须有一种变革性的技术[详细]
-
卫星锅为何被禁止安装,它究竟能看到什么?专家道出其中秘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和娱乐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今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捧着自己的智能手机,玩游戏或者是看影视剧,连电视懒得去打开了。恐怕很多人早已经忘了,曾经还有过&l[详细]
-
我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公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从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创新X”系列首发星——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近日发布。这批成果主要包括获得我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详细]
-
国内首家商业SAR遥感卫星公司令航天触手可及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研制并运营“海丝一号”的公司就坐落在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的卫星应用产业园,也是第十届绵阳科博会的参展公司。
航天触手可及
作为国[详细] -
祝融号睡了大半年,啥时候醒?人工没法干预,为何如此设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火星与地球与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同为太阳系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火星是处于太阳系宜居带边缘的类地行星,地球的黄赤交角(公转轨道面与天球赤道面的交角)是23°26′,太阳[详细]
-
厉害了!刚刚,绍兴圆满成功发射一颗卫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落户于嵊州开发区(高新园区)商业航天企业蔚星科技独立自主研发的首颗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卫星主载荷为微[详细] -
两颗气象探测卫星发射入轨西永微电园全方位启建低轨卫星星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科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获悉,由落户该园区的企业研制的气象探测卫星“西永微电园1号”和“西永微电园2号”,9日搭载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号(遥五)运载火箭[详细]
-
科学岛团队在静态磁场法拉第旋转光谱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高晓明研究员团队在静态磁场法拉第旋转光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环形阵列永磁体的法拉第旋转光谱NO2传感器》为题发表在国际TOP期刊A[详细]
-
我国西部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华龙一号是我国[详细] -
量子互联网的将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近年来,“量子互联网”一词开始进入人们视野。不久前,欧洲量子互联网联盟启动一项为期7年的计划,构建欧洲的量子互联网生态系统。2020年,美国发布建设量子互联网蓝图,希[详细]
-
我国人造太阳发察觉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1 热度:0
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详细]
-
地球磁场正在不停减弱,如果地球磁场消失会发生什么?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1
地球本身就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磁场,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它,但是它对我们的保护可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球磁场现在不断开始迁移和变动,这可能是地球磁极翻转的预警和信号,[详细]
-
空间站标准载荷头次出舱成功,首批探测数据顺利回传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1
近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能量粒子探测器由航天员完成舱内组装后,经机械臂抓取从货物气闸舱出舱,并安装至既定的舱外暴露平台。这是空间站标准载荷首次出舱成功,为我国空间站标准载[详细]
-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期间的磁层软X射线辐射研究获成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1
太阳风电荷交换(Solar Wind Charge Exchange,简称SWCX)是指太阳风中高价态的离子(C、N、O等)和中性成分(地球空间中主要是中性H)发生碰撞,获得一个电子进入激发态,随后在回到基[详细]
-
东方红一号仍在轨道运行能用机械臂带它回家吗还差一核心设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1
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颗人造卫星突破了科学家预计的工作寿命,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直到现在,东方红一号还在轨道运行,能[详细] -
神秘天外来客初现地球上空 北半球迎来观赏窗口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1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编号为C/2022 E3(ZTF)彗星即将飞经地球。这颗古老的彗星直至2022年才被观测发现,也是到目前为止2023年度预报最亮的彗星。
专家介绍, C/202[详细] -
民营火箭新年首发成功,星河动力今年计划将完成8-10次发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0
民营火箭新年首发成功。火箭民企星河动力航天公司成功将五颗卫星送入轨道,今年计划完成8-10次“谷神星”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交付。
1月9日13时04分,星河动力航天公[详细] -
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全年常态化发射能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0
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场所在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现中国航天2023年“开门红”,为全年航天发射任务开了个好头。[详细]
-
中科院在 CAA 新结构的 3D DRAM 研究获得创新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0
据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消息,随着尺寸的不断微缩,1T1C 结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存储电容限制问题愈发显著,导致传统 1T1C-DRAM 面临微缩瓶颈。基于铟镓锌氧(IGZO)晶体管的 2T0C[详细]
-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3年任务开门红幕后的守护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0
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06时0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年伊始,文昌航天发射[详细]
-
卫星遥感巡视与灾害应急监测技术获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10 热度:0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程永锋博士牵头申报的“复杂环境下输电通道卫星遥感巡视与灾害应急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科技创新一等奖。[详细]
-
立柱机器人码垛机在化工肥料粮油领域的应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09 热度: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效、快速是生产技术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生产量和需求量较大的饲料肥料粮食等行业,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码垛机已成为该行业不可[详细]
-
新研发缪子成像技术协助文物古迹安全环保体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1-09 热度:0
经过长期积累与研究,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高精度宇宙射线缪子成像技术及相关设备,并首次对西安城墙等规模较大的文物古迹进行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