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狼2》《人民的名义》等爆款,看2017年影视营销的套路有多深?
当然,对于《白夜追凶》与淘宝的合作,《妖猫传》深度与京东的合作,还是《祖宗十九代》与直播问答的合作,无论这种异业的跨界营销是否成功,都带来了新的启示,只要是能够给影视宣传带来曝光和流量的平台都可以尝试合作,营销忌讳固步自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些新玩法。 随着互联网售票平台的快速崛起,2017年的网票占比已经超过80%。褪去了票补的魔怔,淘票票、猫眼等购票平台的用户画像日益真实,在线票务网站应该在电影营销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张敏认为,电影的观众在哪里,没有比购票平台更精准的了,凭借着大数据的积累,购票平台还有很多功能有待开发。 目前购票平台的“想看”的功能对于院线经理排片和用户买票都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观众购票的关键入口,购票网站对于电影的营销和宣传,在未来还能够赋予更多的功能。 营销很难,也很容易 随着观众日益回归到电影本身,想把观众“骗进”电影院非常困难。如今好的营销只对好的影视内容起作用,而对差的影视内容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值得一提是,在去年9月份,一部国产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因其在豆瓣上创纪录的低分而在微博上向豆瓣发出了交涉函,引发了网络热议,上映四天匆忙下档,如今导演又高调定档大年初一,纵使导演使出浑身解数的炒作和宣传,这部作品的下场也都可想而知。 也许营销团队不会承认这样的事实:影视营销只是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只有承认营销的有所不能,才能让营销推广有所能。如今影视营销动辄上千万的预算,营销更是一种避免浪费钱的细活,无论是影视营销的海报、预告片、花絮等海量物料的魔怔,还是传统媒体新媒体等花样繁多的渠道,最重要是找到适合的策略,有所取舍,把钱花到刀刃上去。 营销很难,也很容易,关键能不能回归到观众,尊重观众。缅怀集体主义的电影《芳华》竟然用了一首彰显个人主义的嘻哈来做推广曲,是蹭热点还是被热点蹭,很显然是营销没有真正走心。营销也不能盲目迷信数据,自以为掌握数据就掌握了天下,营销的对象可是一个个具体的有思考、有情绪、有欲望和有情感变化的人。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