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驶入”大结盟时代
年初,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跨国独立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Jefferies,给了自动驾驶领头羊Waymo高达2500亿美元的估值;4月,Uber 宣布旗下 ATG 部门拿到了 10 亿美元的新投资,估值也蹿升至 72.5 亿美元;5月8日,Cruise宣布获得来自通用汽车、软银愿景基金等机构的11.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估值上升至190亿美元。
对于那些曾经在汽车工业中占据绝对主导优势地位的欧洲或美国老牌车企来说,新兴的自动驾驶业务烧钱不断,但传统业务的赚钱能力却在减弱。 拿在全球车市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中国车市来说,经历了过去28年的增长之后,2018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滑2.76%,全年销量为2808.06万辆。 据今年3月份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宝马在2018年度总收入974.8亿欧元,同比降低0.8%;而净利润则为72.07亿欧元,同比降低16.9%。 结盟成了自动驾驶企业们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技术共通性不仅能缩小产品差异化,同时还能通过合作化平台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及丰富产品功能或降低产品价格。 大众集团CEO迪斯曾透露与福特的合作是大众集团控制成本计划的一部分。 另外,自动驾驶不仅仅是技术之争,也是标准之争。 7月,宝马集团联合发布《自动驾驶奉行安全第一》白皮书,宣布与合作伙伴安波福、奥迪、百度、大陆集团、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HERE、英飞凌和英特尔共同制定相关标准。 在此之前,丰田、通用、福特等美日头部汽车企业也已经与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行合作,试图建立一套自动驾驶的评测及安全标准,并且推动美国的自动驾驶立法,这是非常明确的要抢占标准的意图。 有业内人士对CV智识表示,车企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标准,科技公司也想争做这个标准,一旦这个标准被市场所接受,恐怕所有的企业都要往这个标准上来靠。 回看汽车行业的发展,重大变革之时,“行业标准”都是各方争夺的焦点。 拿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标准之争来看,美系和德系的八大厂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奥迪、宝马、奔驰、大众和保时捷于2012年发布了“联合充电系统”。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