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蹿红背后 隐藏着微信里的生意
▲与其说是客服号,不如说就是在培养素人博主 小完子拉顾客入了社群以后,社群里每天都有活动,例如:促销、节日抽奖、直播等等。 建立私域流量以后,“完美日记”通过朋友圈、社群可以触达顾客,用直播、抽奖等各种方式形成转化或复购。 拼多多2018年上市,很多电商玩家开始尝试拼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诞生了新模式并演变成新赛道——社区团购。 团购是一个公域流量,是中心化流量的结点分配。比如美团,首页展示什么内容,都是通过运营或者算法来中心化分发的。 而社区团购主要借助私域流量,尤其群流量是根本。通过团长利用自身的社交关系裂变,将社区居民组建微信群,来推广商品和更低成本获取有效用户,建立用户池。 这样的私域流量,获取成本很低,稳定性非常好,附加效果是信任、服务和便捷的沟通。而且帮助不会使用电商App的人群在移动端购物。 ▲外挂盗号、群控养号,微信黑产层出不穷揭露 私域流量背后的灰产 很多擅长玩流量的组织,如羊毛党、微商、灰黑产等,把目光放在私域流量上,它们将个人号进行包装、利用。低级一点的操作是制造焦虑卖课;高级一点则是养号、刷单、导购,进行灰黑产生意。 “私域流量”的火热,还催生了批量养号、批量加人、批量转发的灰产行业,机器模拟真人用户的微信使用习惯,自动化“养号”,自动化营销进行浏览公众号文章、拉粉丝进群、群发图片和文字、与指定好友聊天、发多张图片或公众号文章到朋友圈等等。 微信也被这种“私域流量”营销风气影响。朋友圈的朋活跃度没起以前高了;朋友圈分享所带来公众号的阅读量也愈发低了。 不久前,微信大力打击“私域流量”事件在网络引起不小的轰动。有传言说微信一夜之间封禁了3000万的用户。不过,微信很快发布了官方声明证实这并非真实数据,但清理使用外挂的违规账号是真的。 从禁止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到打击微信号外挂,实际是在打击这些非法盈利模式。 最后 随着买流量变得更贵,私域流量逐渐从一个选做题变成必做题,当年买流量很便宜,不拉群也无所谓,现在做好私域流量成为必修课了。 私域流量也不是万能的,既然是红利,就有红利消失的一天。越来越多的人懂私域流量,红利一定会像羊毛一样被薅光。 如果真的到那天,新的流量又在哪里呢?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