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的“潘多拉”,盲盒如何冷凝出文化硬核?
作为盲盒的前身,扭蛋在日本并没有被过分爆炒。对于这个二次元文化已经进入骨髓里的国度来说,除了对于扭蛋的真实价值有高度认识而不至于盲目投机外,还在于扭蛋的出现本身是给手办这个二次元的实物呈现,提供了更多的玩法。 其实玩法并不特别,就是社交。 80 后们依然记得水浒卡收集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互通有无的喜悦。这和每年春节在支付宝上通过社交的方式收集五福,并无二致。 然则,有一个具体文化沉淀和情怀积累,则可以通过系列盲盒(扭蛋)的交流、交易,变成一种社交体验,进而成为一种社群文化。 如果再设想的大一点,当下在博物馆文创产品引导下的国潮风口上,盲盒或许可以让此类文创不再是个人收藏的小家碧玉,真正变成大众交流、谈论的大家闺秀。 于文化而言,越是交互,越容易形成更多的风潮。而盲盒或许可以担当这个引爆点。 或许,还可以更进一步的畅想一下埋藏在这个现在是潘多拉魔盒的盲盒底层最深切的希望——通过文创而让藏品们更多的见诸于人前,让更多的人却挖掘在文创产品背后藏着的更多的文化意味。 就好像昔日收集水浒卡片而让不少 80 后开始慢慢熟悉《水浒传》;玩《三国志》、《三国群英传》而真正记住了各种三国英豪;沉迷《王者荣耀》,结果一部分人开始通过每一个角色技能特征而熟悉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和他们的诗词、事迹和过往。
于是乎,潘多拉的希望也就由此展开。只是,这一次盲盒的盲动,能否真有企业和粉丝真正顺势而为,通过错乱的风口,打出一个真正藏着金矿的风口来。 或许,很难。但或许,这次难,下次其他样式的 " 盲盒 " 起风时,能成!希望吧。 来源:钛媒体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