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翻车”,冯提莫“无家可归”,后直播时代网红何去何从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而网红经济的泡沫也在正在快速破灭中。 一个不少业内人士都在关注的事件就是,冯提莫与斗鱼不再续约——据新京报报道,冯提莫提出了 5000 万的新报价,相当于之前一年 1000 万价格的五倍,考虑到冯提莫的综合商业价值,合约到期后,双方未能续约。 网红屡屡翻车,曾经的 " 斗鱼一姐 " 也与曾经共同成长的平台分道扬镳——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其实是今天网红价值严重缩水的尴尬现状。 从炙手可热,到泡沫破灭 网红经济兴盛于 2015、2016 年,但 " 网红 " 并非是新生事物。 事实上," 网红 " 这一人群早在 web 1.0 时代就已经存在,最初他们是在论坛、博客和小说网站上活跃的网络作家,以静态、单向传输的文字连接起读者和粉丝。他们实现商业变现的方式,是读者在线上为他们的内容付费,在线下购买出版物。 随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这一人群从作家、图文博主逐步发展至主播,融媒体时代内容形式的丰富也让其身份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直播、短视频、vlog 等内容共同塑造出了极具吸引力的 IP 形象。网红的影响力也因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升而扩大。 与此同时,短视频等新线上内容平台崛起,结合算法推荐这样以内容为核心的流量分发机制,又造就了不少有大流量但尚未出现 " 内容霸权 " 的真空地带,这就给了更多草根素人流量红利。 怀有明星梦的普通人已无需像以前那样会写大部头小说、才艺过人、演唱跳俱佳,才能成名。移动互联网时代里,平台提供的便捷工具拉低了创作难度,大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对独特性和颜值的追逐使得一小段视频就能捧红一个人。他们的变现方式也更为丰富:直播打赏、接品牌广告,自己做电商卖货,都能趟出一条路。
网红概念崛起,市场水大鱼多,各路资本热情追逐。 2015 年前后,移动直播的兴起更是为网红经济加上了一把火。 斗鱼、映客、花椒、熊猫直播等多个移动直播平台同台混战,自带粉丝的头部创作者是吸引流量的重要方式,因此头部主播在此时成为了行业内人人争夺的稀缺资源。 在迅速杀红了眼的移动直播市场,为了抢占市场、保证内容和流量优势,平台一度不惜以 " 砸钱挖人 " 的方式抢夺头部知名主播,整个市场处于激烈竞争状态,最终,只有斗鱼和虎牙成为行业的终结者,并且都在美国上市。 赶上了这个 " 抢手抬价 " 泡沫期的知名主播们,带领粉丝在几个平台间来回跳跃,不断抬升自己的身价。如冯提莫、陈一发儿成为斗鱼的流量担当,周二珂从熊猫直播回归斗鱼," 陌陌一姐 " 阿冷被签下,斗鱼也因此被称为是进入了 " 四大歌姬 " 时代。
然而,单个网红流量蹿升快,而网友们对网红的热情退潮得也快,他们的生命周期也往往只有数周。 在一批批头部主播因个人原因和不当言行消失后,平台却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直播平台的总体流量不降反增。据最新的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2019 年 9 月,斗鱼的移动端 MAU 已达 4984 万,而虎牙也达到 3245 万。 与此同时,主播的职业生涯周期可能有尽头,用户的注意力却永远没有空白期——新的主播迅速崛起填补了先前头部主播离开所出现的空白,昔日的榜首也很快被新一代的网红取代。就连在电商直播领域,薇娅低调直播三年多时间创下的无数卖货记录,也很快就被爆红的李佳琦所打破。
而从网红与明星的对比,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单个网红容易退烧、容易被遗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