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VR 2019主题论坛:虚拟现实中的触觉交互技术
个人简介:童倩倩,博士,2019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于鹏城实验室虚拟现实院士工作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机交互、机器触觉、人工智能、医学图像处理。发表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近20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IEEE Network等,申请发明专利6项。磁悬浮触觉交互装置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获得虚拟现实领域国际会议ACM VRST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 演讲摘要:磁悬浮触觉交互具有无机械摩擦、交互方式自然等优势,在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双向交互应用中极具优势。然而,现有磁悬浮触觉交互装置的研发缺乏合理的设计理论支撑,触觉交互装置的可扩展性不强。在交互模型的构建方面,当前通常采用通用模型,缺乏个性化。此外,在磁悬浮视触觉交互系统中,实现用户交互操作的高频率、高精度位姿测量极具挑战。本报告将分享利用磁悬浮技术实现非接触人机交互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磁悬浮触觉交互装置的驱动结构建模与优化、基于循环交互注意力模型的个性化建模方法以及基于θ-增量学习的视觉-惯性融合位姿测量方法等。 谷逍驰 Dexta Robotics 创始人,CEO 《针对空间计算所需交互形式的触觉反馈方案》 个人简介:谷逍驰,剑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专业本硕连读;曾入选由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Peter Thiel遴选的泰尔奖学金 20位20岁以下创业者;在22岁被授予联合国 (UNESCO) Netexplo创新奖;以及Bloomberg(彭博商业周刊) 25位25岁以下发明家与创业者;他个人拥有数十项全球范围专利,是Dexta Robotics的创始人兼CEO,现专注于构建下一代基于空间计算的通讯及交互系统。 演讲摘要:在空间计算快速发展的今天,交互设备也需要进一步的更新换代。交互设备在人机交互的历史上一直有着极高的重要性。本次的讨论会先从交互设备与计算设备的关系讲起,以及现代什么样的触觉设备会更符合现在新一代空间计算设备的需求。接着会简单介绍力反馈手套的工作原理和创新,并将其与国际范围内的其他力反馈设备的简介和比对。最后会展开讨论力反馈手套的实际使用场景与案例以及该技术对产业的深远影响。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