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执着校园社交 能否从微信QQ虎口夺食?
“因为现阶段熟人社交领域微信优势明显,社交关系链都依托在微信上,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新推出的社交产品可能一开始会吸引用户,但最终都回流到微信上。而陌生人社交产品又因为容易触碰监管红线,很难壮大,或者发展起来后都需要转型。”艾媒咨询分析师李松霖指出,“这就决定了不止是校园社交产品,而是对于大部分新推出的社交产品而言,没有带来模式上根本性的变化,都很难发展起来。” 回到校园社交领域,李松霖表示,年轻用户新鲜感追求更加强烈,而且新推出的校园社交产品模式上都有较强雷同性,这就使用户很难留存起来。加上很多主打校园年轻人的产品,都带有擦边球的隐义,也会带来部分年轻用户反感。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字节跳动,又或者是百度、京东这样的选手,要想在校园社交领域做出成绩都绝不容易。陈端认为,对学生而言,多一款服务型产品当然更好,但如果抛开巨头们的整体战略价值考量,单从一款独立存在的校园社交产品来看,其商业价值并不大。 “若不是巨头们出于生态战略布局考量,单靠消费能力有限、人口规模有限的校园人群,很难支撑起一款现象级校园社交应用的长期发展。” 当然,微信和QQ并未覆盖所有需求,在陈端看来,校园App如果想要形成比较好的用户黏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可以考虑与校方合作,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载体平台,“但要同时打通这么多家高校的官方渠道,相比于从学生市场端直接切入而言,也是巨大的挑战。” 校园社交引来巨头纷纷押注,但前路望去,仍然坎坷。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