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经销商之殇:我们的钱都去哪儿了?
原本吴玲觉得做生意礼尚往来很正常,但是几年时间下来,厂家承诺的补贴拿不到位,自己老公还被胖揍过一顿,她实在忍不住了脾气爆发过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跑去了跟她曾经送过礼的一个经理对质,上去就扔下一句:你拿了我东西不给我办事你好意思吗? 那个经理听完之后,表现得很义正言辞,当场说吴玲污蔑他,并要吴玲拿证据," 没意思,收了东西不办事、吃了饭忘记不说,还叫我拿证据,真的没意思。" 吴玲夫妇自己算过一笔账,如果厂家能按照承诺将差价全部补贴、积堆费全部兑现,她们还能多少赚一点。在厂家兑现了一小部分的情况下,一年多时间她们还亏了 200 多万。 吴玲夫妇决定不做了以后,厂家还要求他们做,并再次许下承诺只要她们继续做,后期一定会慢慢把所有承诺的款项到位,吴玲犹豫过,但他老公丁长生态度很坚决," 一年亏了两百多万,我老公跟我说,不能再做了,再做就真的无家可归了。" 丁长生态度坚决并非没有缘由,除了厂家承诺的兑不了现,他还告诉吴玲,他们打了上千万的货款,从来不见厂家开的税票,只有收据和发货清单,根本不像是一家正规公司。 因为税票的事情,吴玲夫妇去追问过厂家,刚开始对方给出的说法是只有收据、发货清单,没有其他的,次数多了以后对方不耐烦地告诉他们,过段时间一起开,到现在夫妻两人都没有见过税票。 通常情况下,厂家收到经销商货款后,会开具发票以及收据、发货清单,如果是在月末,找不回进项发票就只能交税。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厂家会选择将税票延后。不过与其他票据不同的,发票是作为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凭证,厂家之意,不言而喻。 " 不但不给我们发票,还让我们去开税票,我们做了一年开了十八万多,我自己给了一万多块钱的税,不给我们开发票,为什么还要天天敦促我们去开这些东西," 为此,吴玲还专门去问过城市经理,对方给出的回答是,这是我们上级划下的任务。 不光是吴玲夫妇,此次对话的经销商都遇见过这样的问题。 夏立松口述,经销商进货时都是含税价,他做了十年打了上亿货款,一分钱的税票和发票都没见过。他去追问过厂家,为什没有,刚开始对方给出的回答是,开了经销商自己没拿。 紧接着夏立松又追问,那开的票在哪呢?结果对方又说,经销商们非一般纳税人,开不了票。" 普通老百姓去买你一箱牛奶,你们也应该开票,何况我们这么大数额 ",夏立松说,对方被问急了,最后嘴里面咕咕哝哝的说不出来个道道。
至于厂家,拿着经销商的税票走完流程,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 05 在对话过程中,夏立松等人说,除了山东、江苏之外,河南也是经销商集体大逃亡的重灾区。 " 我们所认识的经销商中,没有一个是挣到钱的,从 200 到 1000 万不等,保守估计所有人亏损的钱加起来金额上 10 亿 "。 在传统商业格局和销售体系中,经销商群体一直是最尴尬的存在,上游是厂家,下游是销售末端,处于中游看起来挺挣钱,实则是拿着本钱走街串巷帮厂家打开渠道和分摊风险,口碑、利润大头归上游,消费福利归下游。 换句话说,即是带着手套火中取栗。 自 2012 年以来,伊利股份净利润保持六年增长的同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始终保持在健康水位。从 2009 年以来,除 2010 年为 14.75 亿元以外,其余年份皆在 20 亿元以上,2016 年一度达到 128.2 亿元人民币。 前不久的 10 月 30 日,伊利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财务数据,实现业绩高位双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营收 686.77 亿元,同比增长 11.98%,净利润 56.48 亿元,同比增长 11.73%。 伊利不断刷新亚洲乳业营收记录之时,在机构与投资者不断追捧之下,股价连创新高。但若回看底层经销商的生存境况,直如冰火两重天。 这一现象不得不引人深思。 快销品业野蛮成长的这几十年,由于激烈竞争和残酷搏杀," 反扣销售 "、" 强制配送 " 是无数厂家套牢经销商,利用他们抢占市场的不二法宝。只不过,有的厂家到最后兑现了承诺,而大多数厂家选择过河拆桥。 厂家通过诸多办法保证产品质量之时,底层经销商却背上沉重的流动负担。例如此前提到的 " 退调 " 机制的确规范了经销商销售行为,确保没有逾期产品流入市场。 但由于回款周期过长、退条机制不合理导致经销商陷入巨大资金缺口;各类促销,进一步增加经销商负担;各级销售人员权责不匹配,或是要挟,或是隐瞒,或谋取私利,将经销商一步步推向深渊。 在经销商一端,缺乏法律意识,在缔约之时没有仔细阅读文本,导致自己失去发言权。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