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品牌”到“多品类”,家电行业的颠覆才刚开始
最近的一个是TCL,在2020年2月6日TCL发布公告称“为了准确反映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情况,清晰阐述公司致力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公司名称变更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之前是叫“TCL集团”。 时间往前推,2018年“美菱电器”更名“长虹美菱”;2019年“创维数码”更名“创维集团”;“青岛海尔”更名“海尔智家”;“海信电器”更名“海信视像”。 正如TCL公告中表述的那样,家电企业集体更名,无外乎两点,一是更好的体现自身业务布局,二是增加品牌的想象空间。其实这也体现出了整个家电行业的“焦虑”。 目前执着于“脱帽”的也远不止家电行业,智能手机市场同样如此,最近就有OPPO宣布,将涉足更加广泛的终端市场,预计下半年还将推出智能电视。在去年年底OPPO创始人、CEO陈明永就说“OPPO要做的不仅是家手机公司。” 更早之前,华为、小米等一众企业纷纷涌入IoT赛道,如小米的手机业务收入占比正在下降,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正稳步提升。 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在智能化背景下的硬件市场,只是依靠单项的产品、渠道、营销等能力已经不足以承担市场竞争的重任。 在家电行业有业内人士分析“‘家电’的概念相对老旧,市场对于其价值的认知相对偏低”。所以,无论是美的、格力或是海尔、TCL都在“去家电化”,而让自己与5G、AI、IoT等标签更加贴合。 而也确实只有在多元化布局,重整产业链,依托多品类增强用户粘性之后,传统家电企业在IoT时代才有一战之力,否则面对来自华为、小米们的“跨界”挑战,将很难获得市场主导权。 总结 对于家电行业而言,“多品类”之后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一场玩家还在不断入场的游戏即将开始。可以预见家庭IoT赛道的竞争将远比想象中激烈。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智能相对论: •AI新媒体;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TOP10; •澎湃新闻科技榜单月度top5; •文章长期“霸占”钛媒体热门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万个为什么》 •【重点关注领域】智能驾驶、AI+医疗、机器人、AI+硬件(含无人机、智能手机、电视)、物联网、AI+金融、AI+教育、AR/VR、云计算、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