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缘何摘得索尼、阿里、腾讯的“玫瑰枝”?
动漫领域:2016年3月,B站与腾讯动漫达成合作,双方将联合出品至少20部动画;2018年10月,B站与腾讯宣布将在ACG(动画、漫画、游戏)等领域展开战略级合作,包括分摊成本、促进投资、开放优先投资权和互通片库等。 游戏领域:B站与腾讯游戏旗下NEXT Studios工作室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19年3月的悬疑游戏《疑案追声》、近期热门的合作冒险游戏《只只大冒险》,均是由两家联合发行。 不难看出,文娱帝国腾讯自然会与B站密切合作,况且动漫和小说类似,是文娱IP开发的重要源头,例如国番《罗小黑战记》由动画片衍生出电影。 内容是腾讯的长板,B站也能从中获益。 之于腾讯,投资B站还有更大的策略考量。3Q大战后,腾讯敲定自身核心能力是流量和资本,即通过投资连接更多业态,并向后者开放流量生态,孵化新商业模式。拼多多、同程艺龙皆循此路径崛起。 而在投资策略上,对于企服、零售、医疗等非核心领域,腾讯通过持有少数股权,向合作伙伴输出基础能力,在进入新领域的同时实现自身“连接”战略。 每日优鲜就是例证之一。腾讯连续四轮投资每日优鲜,而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每日优鲜上线极速达服务时,与其他地图产品的接口工作是一大难点,腾讯为此委派了规模达十余人的小组,帮助每日优鲜解决了相关问题。 不过,在“社交+内容”的核心阵地,腾讯要追求控制权。 近年来,腾讯相继收购Riot Game、Supercell等海外游戏公司,并在近期正式控股虎牙,将投票权提高至50.1%,这都体现出腾讯对业务生命线,即内容和通信社交的强大掌控力。 如今,内容赛道正快速变天,由于自身在短视频大战中掉队,以及5G技术催生视频消费的爆发,腾讯必然要进一步深耕视频内容,以巩固其在内容领域的地位。 这条道路上,微信视频号是选项A,增持B站是选项B。 年轻人群体、高粘性用户、UGC内容……和阿里类似,B站身兼的优势同样能在业务层面与腾讯有所互补,而多轮增持背后,腾讯正进一步强化对内容赛道的掌控力,尤其是B站这类具备增量用户的综合内容平台。 相比之下,游戏是腾讯的生命线和利润奶牛,腾讯必然全权掌控游戏产业相关公司,但内容是长线投资,爆款内容最终的产出频率、生命周期、交易转化都需要时间。 对B站的投资也是如此,目前,腾讯虽为B站第二大股东,但投票权仅为4%,而B站董事长陈睿和总裁徐逸的投票权合计达71.3%,况且B站背后还有索尼、阿里这样的资方,腾讯想全权掌控B站,并不现实。 最终,腾讯还是看重B站的成长性,以换取最终的高额回报。 从财务角度出发,阿里、腾讯对B站进行的是财务投资,入股意味着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认可,并押注在未来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回报,最终提高自身业绩。 这也是B站摘得AT“玫瑰枝”的本质逻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