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私域里的”战争“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2019年6月的一天,虎赞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递了不详的信息——客户的微信被限制登录了。这个信息非同寻常,作为微信管理软件行业的头部玩家,几个月前虎赞刚刚拿到几家大VC的3000万美元B轮投资,正卯足了劲发展。 当时外界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虎赞有望继微盟、有赞之后,成为微信生态的新一代独角兽。 然而,梦想破灭了。坏消息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扑面而来,虎赞的高管们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发生了——他们的微信管理业务出事了,微信开始对第三方管理软件下手了。 2019年6月18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打击"微信营销"外挂的公告》,称微信发现,有部分用户使用基于Xposed、substrate等技术框架开发的第三方外挂软件,实现暴力加粉、消息一键群发推送、自动回复机器人、全球虚拟定位、微信群自动推广、微信号批量增删好友等功能。 对于这些行为,微信安全团队表示,将进行专项清理并持续打击,做出限制功能直至限制登录等处罚。
两周之后,微信又发布了一条公告,宣布截至2019上半年,共计对上百万明确使用外挂的账号进行了短期或永久限制处理。其中,被包装成“微营销”神器的微信群控软件成为被打击的重点之一。 2019年“618”前夕,虎赞遭遇“滑铁卢”。2020年“618”前夕,相似的场景再一次发生。 这次被封杀的是另外两家知名群控软件WeTool和聚客通。 5月25日,知名第三方微信社群管理工具WeTool被腾讯封杀,大量使用该软件的微信被封号。 6月2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做出一项判决,判处运营“聚客通群控软件”的浙江两家公司向腾讯赔偿260万元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聚客通群控软件”同样是一款利用Xposed外挂技术开发的软件,可以自动化、批量化操作微信,比如实现自动点赞、群发微信消息、微信被添加自动通过并回复、清理僵尸粉、智能养号等功能。 作为首例涉微信数据权益认定不正当竞争案,该案件的判决对于微信群控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有望成为腾讯打击微信群控产业的样本。 在微信的打击下,群控软件们迅速衰落,有些公司逐渐消失,有些公司被“招安”成了基于企业微信的服务商。当然,还有些不甘心的公司悄然转入“地下”,隐秘生存,随时可能遭遇到微信的制裁。 但无论如何,微信作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流量池,是人人觊觎的“富矿”,在私域流量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趋势下,只要这个富矿存在,内外部对其的挖掘就不会停止。 作为流量富矿的拥有者和规则制定者,微信既要维护用户体验、产品价值观和生态健康,又要考虑腾讯的商业利益,在各种诉求之间做出取舍,甚至平衡。 微信在私域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将牵一发而动江湖。 “卖水”的生意 虎赞成立于2017年1月,作为最早给个人微信号做管理系统的公司之一,虎赞成立时市面上也只有零星几家做类似业务的公司。 在当时,微信生态里大部分服务公司都在围绕公众号来做,比如提供各种内容编辑器。 按照群控软件行业的创业者王俊凯(化名)的说法,和后来各种鱼龙混杂的微信群控营销软件相比,虎赞的做法比较严谨和单纯。 虎赞主要是帮助商家做微信粉丝的管理,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数据对接,使商家在一个后台就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数据汇集和匹配,从而可以了解到粉丝此前在各个平台上的购物历史、偏好、消费特性等信息。 这种方式大大加强了商家的便利性,提升了营销精准度和转化率。 比如,一个用户在某商家的淘宝店铺购买了一罐二段婴儿奶粉,如果接下来的三、四周用户没有再消费,系统甚至可以做到提示商铺该用户的奶粉可能已经快吃完了,可以通过微信进行维护营销。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虎赞做的事情很快吸引了资本的眼光。 它在成立之初就拿到了阿米巴资本的天使轮投资。仅2018年,虎赞在短短一年内密集完成了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源码资本和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 微信管理软件行业中,乘着“东风”成长起来的不只是虎赞。 2016年9月,WeTool获得了清流资本的Pre-A轮投资。2018年8月和2019年5月,一家名叫“独到科技”的微信社群管理工具公司宣布获得IDG和招商局资本的投资。 前文提到的“聚客通群控软件”所属的杭州聚客通科技有限公司在2018年成立,并于2020年3月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融未透露,投资方为十维资本。 在私域营销的旺盛需求和资本疯狂加持下,微信管理软件行业的公司数量仿若当年的团购市场一样,如雨后春笋般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这个建立在微信基础上的行业,腾讯却一点都不欢迎。 按照微信对于“群控”软件的定义,群控软件是通过系统自动化控制集成技术,把多个手机操作界面直接映射到电脑显示器,实现由一台电脑来控制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手机的效果。 通过群控系统加上各种批量模拟脚本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模拟正常个人用户的操作,规避微信产品规则,实现各种各样的”营销”目的。 按照微信的结论,群控软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微信的黑灰产变现和导流工具。 这种工具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不过按照业内人士的观察,微信群控技术和微商几乎同步出现——2011年微信上线,在随后的一两年里,微信的用户增长,也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微信流量里的生意,于是微商大量涌现,随之就是微信群控软件开始出现。 早期,微信对于群控软件几乎没有限制,这让微信群控软件的使用者肆无忌惮,他们用虚拟定位等技术进行暴力加粉,“那会儿粉丝来得太容易了,一分钱可能就可以换到几十个粉丝。”
在微信群控行业发展的早期,群控软件的使用者主要是黑灰产,加粉丝的目的是为了“洗”——所谓的洗就是给加来的微信用户推销商品,“商品靠不靠谱无所谓,啥好卖、赚钱多就卖什么,坑一个是一个。” 曾经有在淘宝上玩不下去的商家,在微信上卖面膜,一盒成本10元的面膜被包装成韩国进口,售价上千元,并在微信上进行分销,最终这些面膜真正的买单者就是微信上的代理商。 这只是微信群控发展的第一阶段。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