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拳头在哪里?
其次是社区规则。B站至今仍然保留着“一百道题”的社区准入考试,尽管答题门槛已经降低了很多;弹幕是B站的核心文化之一,每天有超过35万条不符合B站要求的弹幕和评论被举报;B站也不会像有些社区那样,刻意引导用户关注热门的分区内容。 在产品设计之外,陈睿希望通过一些抽象的价值观来凝聚用户,包括“尊重创作者”、“坚持自己的兴趣”、“公平和包容”。 破圈一年多,B站用来衡量社区氛围的几个指标保持在了不错的水平。 今年二季度,B站的用户日均视频播放量为12亿次,同比提升97%;社区月均互动数达52亿次,接近去年同期的三倍;通过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达到了8900万, 同比增长65%,且过去12个月的留存率超过80%。 现阶段看来,B站的社区文化还算稳固,但质疑声依然存在。用户涌入,内容库扩大,如何更好地匹配人和内容,并让各个分区之间友好共存,这些对B站的算法体系和社区治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站的“慢牛”逻辑 除了用户增长、社区氛围,外界对B站关注最多的还有商业化。 有豆瓣、知乎的例子在前,社区类产品的赚钱能力一直不被市场看好。B站自己也对“商业化”表现得很克制,陈睿曾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提到B站的“慢牛”逻辑。 2019年底在接受第一财经和极客公园专访时,他表示,B站商业变现的第一原则是不能影响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第二是不能影响用户的基本权利。 “现实是残酷的,当你坚持以上两点,公司的发展速度就会慢下来。” 慢有慢的道理。陈睿认为,这种“用内容驱动、真正跟用户建立情感共鸣和情感连接”的模式,才能让B站处在发展的长坡上。 一个提供双向情感连接的平台,价值要高于一个单向的视频播放平台,用户也因愿意付出情感溢价而更具变现潜力。对比B站与爱奇艺,今年Q2,B站每付费用户月均消费金额(ARPPU值)为53.6元,爱奇艺则为39元。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