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calc()可以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3-12-19 08:57:14 所属栏目:语言 来源:DaWei
导读: 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CSS中calc()函数的内容。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本文对大家学习和了解calc()可以做什么,怎样使用有一定的帮助,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一起跟随小编
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CSS中calc()函数的内容。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本文对大家学习和了解calc()可以做什么,怎样使用有一定的帮助,感兴趣的朋友接下来一起跟随小编看看吧。 相对长度单位指定了一个长度相对于另一个长度的属性。对于不同的设备相对长度更适用。 em 它是描述相对于应用在当前元素的字体尺寸,所以它也是相对长度单位。一般浏览器字体大小默认为16px,则2em == 32px; ex 依赖于英文字母小 x 的高度 ch 数字 0 的宽度 rem 根元素(html)的 font-size vw viewpoint width,视窗宽度,1vw=视窗宽度的1% vh viewpoint height,视窗高度,1vh=视窗高度的1% vmin vw和vh中较小的那个。 vmax vw和vh中较大的那个。 由此可见,通过vh / vw 我们可以获得当前屏幕的视窗宽度,所以在css中,通过计算这个高度即可使得div的高度自动撑开到屏幕高度。而计算这个高度可以使用css3的calc()函数(参考详细教程): calc() 函数用于动态计算长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运算符前后都需要保留一个空格,例如:width: calc(100% - 10px); 任何长度值都可以使用calc()函数进行计算; calc()函数支持 "+", "-", "*", "/" 运算; calc()函数使用标准的数学运算优先级规则; 所以,只需设置div的高度height为calc(100vh)即可,100vh = 视窗高度的100%,例子: div { width: 100%; height: calc(100vh); }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适合于网页高度等于当前屏幕视窗高度,按实际需求可能还是需要JS的。 关于CSS中calc()函数的使用就介绍到这,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想要了解更多CSS中函数的使用和calc()函数的使用,大家可以关注其它的相关文章。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