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容器安全、数据加密、云日志、云数据迁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语言 > 正文

【首发】Python编程入门:核心语法与基础数据结构

发布时间:2024-12-02 15:57:25 所属栏目:语言 来源:DaWei
导读: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Python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线性表、栈、队列、字典等基本数据结构,以及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常见算法。本文将围绕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Python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线性表、栈、队列、字典等基本数据结构,以及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常见算法。本文将围绕集合(set)、列表(list)、字典(dictionary)等数据结构,以及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高效算法展开。

  一、集合(set)

  1.创建集合:使用set()或{ }括起来,如:set([1,2,3])或{1,2,3}。

  2.集合元素唯一: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唯一的,否则会自动去重。

  3.集合常用方法:

  - add(元素):向集合中添加元素,如果元素已存在,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 remove(元素):从集合中移除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则报错。

  - discard(元素):尝试从集合中移除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则不执行任何操作。

2025AI指引图像,仅供参考

  - pop():弹出集合中的一个随机元素。

  - len(集合):返回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 in(元素):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中。

  二、列表(list)

  1.创建列表:使用[ ]括起来,如:[1,2,3]。

  2.列表常用方法:

  - append(元素):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 extend(可迭代对象):将可迭代对象中的元素添加到列表末尾。

  - insert(索引,元素):在指定索引处插入元素。

  - remove(元素):从列表中移除指定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则报错。

  - pop(索引):弹出指定索引处的元素。

  - pop(None):弹出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 len(列表):返回列表中元素的个数。

  - max(列表):返回列表中的最大值。

  - min(列表):返回列表中的最小值。

  三、字典(dictionary)

  1.创建字典:使用{ }括起来,如:{'a':1, 'b':2}。

  2.字典常用方法:

  - add(键,值):向字典中添加键值对,如果键已存在,则更新值。

  - delete(键):从字典中删除指定键对应的值。

  - pop(键):弹出指定键对应的值。

  - pop(None):弹出字典中的最后一个键值对。

  - len(字典):返回字典中键值对的个数。

  - items():返回字典中的所有键值对。

  四、高效算法

  1.快速排序(quick_sort):

  原理: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元素都小于基准元素,另一部分的元素都大于基准元素。然后对两部分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

  2.归并排序(merge_sort):

  原理:将数组不断地拆分为两半,直到长度为1。然后将相邻的两段有序数组合并,直到所有元素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

  3.堆排序(heap_sort):

  原理:将数组构建成大顶堆(或小顶堆),然后依次弹出堆顶元素,重新调整堆结构,直到堆为空。

  4.希尔排序(shell_sort):

  原理:设置一个增量序列,对数据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数据进行插入排序。随着增量的逐渐减小,最后增量为1,此时完成排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Python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编程过程中,熟练掌握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提高编程效率,使代码更加简洁易懂。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Python的其他语法要点和高级特性,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编程指导。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