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C消亡MCN当立,短视频下一个风口在不在这里?
“MCN在国内是个伪命题” 于是有了MPN和MBN 据此前报道称,国内最早引入MCN概念的是新片场。新片场团队甚至在 2014 年前往美国Maker Studios探访,并试图将学习到的运作模式搬回国内尝试一番。 “但是,我们接触了很多渠道和平台之后,发现在国内这个概念(MCN)可能是个伪命题。”马新告诉刺猬公社。 通盘分析了MCN在国外的背景,新片场发现,MCN是一个只针对Youtube的概念,而Youtube在国外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它不能多渠道分发,无论是版权还是流量分成都要依托Youtube这个平台。 而在国内,视频平台间为抢夺头部内容而竞争激励,从创作者角度而言,通常他们为了一个IP的流量也会多平台分发。 第二,国外的视频网站有全套完善的商业变现、流量体系及严格的版权保护政策,即使只依靠Youtube一家平台,也足以让创作者可以安心创作,而无变现赚钱之忧。 第三,Youtube的内容是订阅式的,用户可以主动订阅自己关注的频道和内容;而国内的视频网站早期由于内容有限通常以编辑推荐为主,这也意味着用户只能从编辑推荐的内容中选择,而不是从个人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 发觉MCN这个概念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不能落地和成型,新片场又引入了另一个概念——MPN。 作为MCN的升级版,MPN(Mult-Platform Network)即多平台网络,重点在于播出渠道,即多平台分发。国内各视频平台势均力敌,MPN的概念更适合目前的市场现状。 “做MCN或者MPN都还不够,我们想做MBN。” 马新告诉刺猬公社,MBN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一个概念,即多品牌内容管理(Mult-Branding Network),主要是想以内容的品牌管理为主。 与其它MCN机构的运作模式相比,不难看出新片场推出MBN的用意。 MCN或MPN模式的短板在于平台作为中介方,既不掌握内容创作的主动权,也没办法直接与粉丝连接。即便MCN平台的议价能力远高于单独的PGC,但与PGC合作但又没有统一的品牌矩阵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PGC极容易流失。 因此在新片场的MCN模式下,很少直接签约优质的PGC内容,基本都是从平台的创作者中间挑选有潜力的创作者或IP进行孵化,如此内容、粉丝和创作者都在新片场的平台中。 随着魔力TV旗下品牌越来越多,魔力美食、魔力时尚、魔力萌宠等都成为旗下的优质品牌,“粉丝认品牌啊,所以我们要通过MBN做自己的内容品牌管理公司。”马新解释说。 无论是MCN、还是MPN或是新片场提出的MBN,模式和玩法也许会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马新觉得,未来短视频一定要继续朝着精品化发展,且会逐渐将广告形式标准化,能够让短视频未来真正成为一个能做大的产业。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