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印度互联网有可能赶超中国吗,答案都在这份报告里
四、印度将在未来 10 年内迎来互联网公司上市的集中爆发期 竺道将中美上市科技公司的成立时间、发展阶段与上市时间进行了整理与对照,将这些公司划分到社交、游戏、娱乐、电商、互金、在线旅游、教育、生活消费几大领域,并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与互联网环境、IPO所历经平均时长,得到不同领域科技公司从创始到上市的平均年数。 当我们将这些数据放到印度的初创公司身上,结合对其宏观经济与互联网环境的预测,竺道有理由相信,印度将在接下来的 10 年内迎来互联网公司上市的一个集中爆发期。在当前进行印度互联网投资是一个良好的时点。 五、印度投资面临的竞争并不激烈 同期中印一级投资市场也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竞争特征: 从交易数量来看,中国创投交易比印度更为活跃。在创投市场最火热的 2015 年,中国互联网界投融资交易笔数多达 4000 起,印度市场的交易数约 1000 余起; 清科数据表明, 2016 年中外创投机构募集的用于投资中国大陆的基金资本量为 526 亿元美元(人民币币种超过80%),其中超过一半用于TMT、互联网行业投资。 相比下,Venture Intelligence的数据表明, 2016 年,投资印度市场的VC/PE募集资金仅 49 亿美元。差距为 10 倍以上,这一数据还未包含中国各类的政府资金。 由此可见,印度的互联网投资并没有高度激烈,并且有着和中国互联网曾经相似的高密人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资本有着参照中国互联网历史发展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取得出色的成绩。 Part 2 ·《中印互联网对比研究报告》之电商篇2014 年阿里巴巴上市后,印度电商行业率先得到美元基金的追捧,在印度本土互联网市场中发展最快。我们从其背后的传统行业开始分析,并与中国电商发展历史进行对比得出印度电商行业目前所处阶段,最后结合对印度电商竞争格局的观察来探讨印度电商的投资价值及其可能的成功模式。 一、中印线下零售业对比 1. 印度线下零售业落后中国近 20 年 印度线下零售市场的最大特征是现代化比例极低,目前接近于中国 2000 年代的零售业业态。其集中表现就是商场化比例低,渠道高度碎片化,约92%的零售市场被无组织零售(unorganized sector,即传统小商铺、夫妻店、各类中介等)占据。 印度市场通过多层分销代理,实现货物流通,最终造成了终端成本的上升。 中印电商发展的启动时期所对应的线下零售业发展阶段截然不同:中国于 2003 年兴起网购,而印度电商兴起于 2012 年,当时印度的线下零售业更接近中国 90 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 2. 中印商场化程度差异 中国线下零售业已经实现1~ 4 线城市的商场化与专卖店化,而印度目前只有1~ 2 线城市实现商场化,其余市场以类批发市场和小商店为主。 3. 中印品牌渠道下沉程度差异 中印虽然都有多层分销网络造成线下零售业高渠道成本与低控制力,但由于中国市场更为成熟,已经通过固定的各级代理实现了品牌的渠道下沉,1~ 4 线城市完成了消费的品牌化。而在印度,尽管消费者收入达到了品牌类产品的消费实力,但除印度本国无法研发或制造的产品外,多数产品渠道下沉能力较差。 在相对落后的传统零售业背景下,印度电商需要同时承担更高效率和品牌更好下沉的双重身份,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电商行业对传统零售的深度替代有着更好的前景,长期发展更被看好。 二、中印电商发展情况对比 1. 印度电商处于中国2009~ 2010 年阶段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度成熟的产业,行业规模在 2015 全年达到 38553 万亿人民币( 5700 亿美金),占社会零售额12.9%以上,网购人群在网民中的占比也超过了6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