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八卦的江湖中不只有狗仔,还有你和我的传说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如今的八组越来越低龄化,内容质量也大不如前,但不得不承认,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八卦内容生产方式,以及八组一直以来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在国内的娱乐八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八卦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在这样的“UGC 八卦”发展趋势,以及越来越红火的粉丝经济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内容或者社交平台都争先恐后地开启了自己的泛娱乐发展之路。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市场,只不过,国内的八卦乃至整个娱乐产业,真的是一门持久的生意吗? 八卦娱乐产业将走向何方?明星绯闻和八卦,向来是最吸引眼球的那类新闻。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黄天赐分析道:
可以说,对于受众和普通消费者而言,只要明星和娱乐产业常在,则八卦不止。这种来源于人性本能的需求,不论经历怎样的时空变幻,都将始终根植于人心。 (图片来自:Indian Link) 只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娱乐文化市场之中,传统的理论和市场规律并不能解释和说明一切。 卓伟们的“消失”就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在 2016 年 8 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其中就提到,要“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还明确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得超出许可证载明的业务和播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 (图片来自:创业邦) 2016 年 9 月,新浪召集 21 名微博娱乐大 V 召开“娱乐自媒体抵制低俗座谈会”,提出“不给低俗网红提供蹿红平台,并对抹黑明星的大 V 采取禁言甚至封号处理”。 今年 5 月 18 日,《人民日报》还发表了一篇题为《别让“八卦”太嚣张》的评论文章,指出:
作为媒体的“失职”,被认为是这些娱乐八卦账号被陆续封停的主要原因。而这样自上而下的政策性“封杀”,为曾经被给予厚望的娱乐八卦产业的庞大想象空间,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图片来自:凤凰资讯- 凤凰网) 在《娱乐至死》的前言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因此,你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娱乐和八卦一定会在人性和市场规律的驱动下,不断变换出新的玩法,继续搅动着这个娱乐的时代;而略显混乱的市场也确实亟待规范,因此“有形的手”也一定会存在,继续做该做的事情。 至于我们,可能只能算是这片娱乐八卦江湖中的一叶扁舟了吧。在嬉笑怒骂之后,薛之谦和鹿晗都会逐渐成为逝去的谈资,在等待下一个“靶子”出现的路上,会有更多的人担心“娱乐至死”吗? 题图来自:The Next Web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