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短视频已经陷入“绞杀战”,长线经营才是核心
Inmobi移动视频广告白皮书显示, 亚太地区的广告主正在积极应变广告市场的变化,在视频广告上的投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6%,其中,中国增长了41%。MCN如果玩得好,将极大的提高商业效率,甚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短视频市场的MCN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微博提供的数据,截止 2017 年 8 月,与微博合作的视频MCN已经超过 1000 家。这么多的MCN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甚至有投资人戏言,前几个月PGC热的时候,一个二个的内容机构都说自己是PGC,现在MCN火了,有开始言必称自己的MCN。 但是MCN也有难念的经。 微博运营总经理李亮在某次高峰论坛时指出,“MCN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中间环节,做纯粹分发的事提供的价值非常有限,因为渠道很集中,而当MCN介入内容生产又面临内容生产不容易规模化的问题”。 简而言之,如果MCN做视频创作者的广告业务员和中介是没有前途的生意。现在头部的视频内容创作者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洽接商务合作,而没有商务洽谈能力的作者,往往在广告主眼里又不具备价值,议价空间很小。 MCN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大多是签约模式,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弱关系,视频创作者担心MCN无法带来好的商务变现,或者资源倾斜不够;MCN担心广告合作过多,会宠坏视频创作者,酿成艺人红了就不好管的局面。 笔者看来,MCN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广告中介之外,为创作者和甲方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源和附加服务。比如:
秒拍作为首个专为MCN设立榜单的平台,已经和 2000 多家MCN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拿出 1 亿美元扶持资金,成立“秒拍创作者平台”。阿里旗下大鱼号,先后推出“大鱼FUN制造”活动,百万月度奖金刺激MCN机构创作激情。 五、未来的展望平台层面,总体格局稳定,巨头均已入场且成“凡尔登绞肉机”之势,同时短视频时长开始下降;内容层面,热门领域头部形成,且短视频创作者整体盈利状况欠佳;MCN层面,MCN太多,作者不够用了,且MCN多数停留在低水平的广告中介层面,急需寻找到新的价值点。这些就是眼下短视频大战的基本面。 在可见的将来,娱乐效率更高的短视频,无疑会进一步蚕食传统视频和图文内容的空间,甚至成为一种主流的内容消费形式。但是就像直播那样,各大巨头很难说谁会最终剿灭谁,短视频会成为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却不是生死制胜的关键。 在内容创作领域无疑有更多的机会。流行总有周期,即便papi酱、办公室小野这样,有一天也难免面临过气的危险。 长线经营是核心,未来的媒体人们需要持续发现新的high点,打造矩阵和梯队。就像皮克斯那样,总能制造新的偶像和经典。 毕竟,短视频的生产成本已经如此之低,我们离用户的反馈已经如此之近,这是一个足够好的时代。 【钛媒体作者:张俊、马龙,公众号阿辩论(ID:bianlunlove),微信biohazard201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