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新手的控件设计指南(1):UI栏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之前的文章有连载过ios12的人机界面指南,写到了app框架,接下来几篇文章会接着跟大家分享控件设计指南,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今天讲第一部分:UI栏。 ios13设计规范里,UI栏包括导航栏,搜索栏,状态栏,标签栏和工具栏,其中搜索栏较为复杂,所以也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分享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部分: 下面进入正文: 01 导航栏navigation bars1. 导航栏在ios规范里的描述导航栏在页面顶部,状态栏的下方,常见的构成如下图: 当需要强调当前页面时,可以使用大标题。大标题的好处:帮助用户明确当前页面,同时帮助用户明确何时滚动到了页面顶部。大标题的交互效果:上滑时大标题缩放成小标题在导航栏中显示,如下: 需要注意的点: (1)显示全屏内容时,为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可隐藏导航栏,比如查看全屏照片,观看视频时,阅读类软件阅读状态时导航栏会自动隐藏,然后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唤醒导航栏(如单击屏幕)。 (2)导航栏不要放置过多控件。一般情况下,导航栏只能包含「标题」「返回按钮」和「功能按钮」,当出现多个控件时,将其折叠。如下图,苹果自带的信息app,「管理信息列表」「编辑名字和照片」用一个按钮进行了折叠,点击「更多」以弹窗形式出现。 再比如,备忘录app,同样使用「更多」将操作隐藏。 2. 导航栏的延伸设计导航栏的标题主要起到导航作用,告诉用户当前在哪,当页面底部有菜单时,标题可以隐藏,这样就可以给其他内容留出更多空间。 用户的阅读习惯是从上至下,导航栏的位置是用户进来页面后最先看到的,所以导航栏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常见的有: (1)导航栏与与搜索栏结合:比如电商类app,像淘宝,京东都将搜索栏冻结在导航栏,方便用户快速进行搜索。 (2)营销入口:导航栏除了放置功能控件外,为了满足短暂的业务需求也经常成为营销的入口,这样的入口具有很强的不固定性,将其放置在导航栏,不会使页面结构发生太大变化,同时它也不像浮窗那样具有很强的打扰性。比如双十一前京东推出的「超级百亿活动」: 02 搜索栏search bars1. 在ios设计规范里的描述搜索允许用户通过输入关键字得到目标信息,搜索栏可以单独显示,也可以显示在导航栏或内容视窗中,当显示在导航栏时,可以将其固定在导航栏,以便始终可以访问,也可以将其隐藏,上滑时再显示。 2. 搜索的作用当产品内容过多时,用户不能快速准确找到目标功能或内容,所以就出现了搜索,对用户而言,搜索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精准的直达目标,对产品本身而言,搜索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在产品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也能通过对用户搜索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探知用户实际需求,找到产品优化和运营的机会点。 3. 搜索的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搜索方式越来越丰富,可以通过文本,语音,图片,视频,扫一扫等方式实现搜索目的,文本搜索很常见,不再赘述;语音搜索,一般伴随着文本搜索出现,比如支付宝的语音搜索: 还有音乐类软件的听音识曲功能也相当于语音搜索,再比如网易有道词典的语音搜索,如下: 图片搜索:比如淘宝的通过图片搜同款/相似款,还有百度图片的以图搜图功能。 视频搜索:视频搜索是抖音针对部分用户刚上线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视频中的人物搜索到该人物的其他视频,随着5g的发展,想必该功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扫一扫搜索:淘宝的扫一扫搜索功能,通过扫描目标,搜索相关商品。 4. 搜索流程这里主要以文本搜索展开介绍,搜索流程可以概括为搜索前→搜索中→搜索后,如下图 (1)搜索前 搜索前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搜索入口,下面详细说一下不同搜索入口对应的场景: 1)独立的搜索tab 将搜索作为一个独立tab的场景是,搜索对用户和产品本身都非常重要,用户使用搜索功能非常频繁,用户能通过tab栏快捷定位到搜索,例子有app store,ios的照片,微博。 2)搜索框 最常见的入口形式即在页面顶部以搜索框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又分为以下几种交互方式: 搜索框随着上滑操作消失,反向滑动到顶部时出现,如微信,ios的备忘录都是这种方式。 上滑时搜索框收起变为搜索icon,反向滑动时搜索框出现,如支付宝,百度网盘 搜索框冻结在页面顶部,方便用户快捷使用,多用于内容,电商类产品,搜索功能很重要。如淘宝,京东,小红书,知乎,美团都是这种方式。 3)搜索icon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