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型设计之前,我如何做需求调研?
只有做好需求调研,才能在立项时从容的应对各种疑问。 比如该需求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你的需求比别人重要?需求要达到什么目的?……需求调研不足将导致产品脱离实际业务需求,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和产品方向的偏差。 本人将需求调研整理为三阶段,即需求搜集-需求挖掘-需求评估,并说明每个阶段的工作思路。 注:公司产品为c2m服装定制平台,以下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对产品的理解整理,仅供参考。 需求搜集定义:无论是全新业务的探索还是已有业务的优化方案,都存在业务述求,因此需求搜集可以理解为向用户搜集业务述求。 渠道:用户主动通过某个渠道表达对产品使用的不满及建议。像微博吐槽,APP评价,在线客服,产品反馈入口等方式会更适合C端用户。而B端用户(或公司内部用户),会直接向上级或产品经理反馈业务述求。 原则:
需求挖掘定义将业务述求整理成需求池,即场景-用户-问题点(目标)-建议解决方案。
原则别把解决方案当需求 很多时候,用户给我们讲出来的想法和要求,根本不是他们的“需求”,而是他们的一种“想要”。“需求”是用户最根本的待解决的问题,而“想要”只是用户已经帮我们想好的一些解决“需求”的办法而已,在需求调研过程中,务必要挖掘到用户的“需求”,通过我们的设计去实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跟从用户的“想要”,结果被用户带到了沟里出不来。 不断问为什么 需求挖掘比较考验产品经理专业业务能力和事物抽象化,比如工厂的说想喝可乐,其用户需求1是解渴,需求2表达我很酷。在用户所在环境,喝可乐是财力和酷的表现,而水却被打上廉价标签。挖掘更直观的表达方式是不断的问为什么,为什么想喝可乐;为什么是可乐;每个业务点去问到最后的为什么,也能收集你想挖掘的点。 需求评估定义:在判断是真实需求的前提下,需求优先级如何。 一般的伪需求在需求挖掘环节不断问为什么,能得到答案。在认定是真实需求时,一般采用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考虑。
注:不同阶段,公司对重要和紧急的领域可能会有差异,要视情况而定。比如说,公司初期增加营收,拉新等是重要的,而公司中期,降低成本,隐私泄露又开始被重视。 两个维度组合如下:
在大部分情况下,需求和开发资源是呈现狼多肉少的局面。 因此做好需求的优先级,合理利用有限的开发资源,是考验产品经理能力的一大指标。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