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原型仔?别忘了你也是!
原型仔与“鄙视链”原型仔这个词在产品圈里火了有一阵子了,出现的频次相当高,哪哪都能看到相关讨论。最近一次是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位朋友纯粹吐槽,大致意思是“B端的产品经理注定只能是个原型仔”? 说实话,这个词非常不友好,有一种鄙视的感觉。说到鄙视,想到了鄙视链,好像这两个词本身就是串联在一起。 鄙视链这个东西本身客观存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所熟知的还是音乐圈的鄙视链,然而互联网圈里也有鄙视链,很早之前就一直流传
从这段子来看,产品是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这事也不新鲜。 新鲜的是产品圈内还存在相互鄙视,就比如原型仔这个词在产品各种群内都能看到。也不知道嘲笑原型仔的那些人,哪来的优越感。 有一句老话说得挺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家都是做产品的,产品何苦嘲笑产品! 原型设计能力是每一位产品经理必备技能产品经理有刚入门的新人,也有在行业深耕多年的资深行家,不管是新人还是资深产品,画原型都是日常工作需要具备的技能。只是新人阅历较浅,耗时可能会比资深产品久一点罢了,或是资深产品会花在需求会议上用时多一些。 那些整天喊着“你们只能当一个原型仔的”产品同仁,试问:
退一步来说,即便你可能真的是产品总监,如果你的手下在原型设计上存在很多误区(画原型学问很深,不要只看表面),你不需要检查一把吗?如果你对原型交互一知半解,又如何来教新人呢? 拿“原型仔”来贬低他人,不是在贬低他人,而且在否定你自己的专业能力? 某项技能做精做透也是一种提升我们生在这个星球上,虽然都吃着五谷杂粮,可是我们却都不一样。 撇开性格长相不说,在产品岗位上,每个产品经理都有自身的侧重属性,有些人天生沟通能力佳,在需求对接上如鱼得水;有些人技术转的产品,在需求变现上更能贴合技术思维;有些人心思缜密,把能想到的问题点、没能想到的漏洞都梳理一遍。 如果按照需求进化论来说(需求沟通、需求梳理、原型设计、立项过审、需求开发、功能测试、上线交付),能把每一个环节都做的漂漂亮亮的产品经理真的不多,能把某一个环节做精做透的其实也不多。 原型设计非常考究逻辑思维与细心,因为需求梳理出来的点都是业务行为,比较散。 如何将这些小的散点转换成产品功能,哪些点归整放置哪些菜单页?这些需求点是否影响现有产品功能,如有影响页面如何优化调整?哪些隐藏需求是业务不关心的但是你必须关心的? 这里面可是要下一番功夫。 你原型设计成什么样,那么公司的产品框架就是什么样,给用户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什么样。 举个列子:
原型仔其实是个伪命题需求进化论过程中,原型设计上一个环节是需求梳理。如果需求没梳理清楚,可以画原型吗? 不可以。 原型设计,永远是基于需求梳理出来的结果进行设计。 有人会问,那我只拿到需求结果进行设计是不是就行了——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导致信息断层、误传信息、信息丢失等情况发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产品是拿到需求,首先要进行分析与梳理,即便是上头已经确认好的需求,分配至产品经理,都要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只有需求梳理清楚,才可进入原型设计环节。 而在需求梳理过程中,你不需要跟需求方与需求连带方进行沟通、二次确认吗?沟通过程中存在意见分歧如何处理?这里是不是就需要看你的沟通技巧与协调能力? 原型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立项过审,如果两个环节是两个产品经理分工,过审的产品人确保会比设计原型的产品人更了解需求吗?可能会,但绝对是少数。即便是会,那么过审的产品人也已把需求梳理与原型设计环节全部吃透。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原型设计与立项过审的是同一个产品经理。——不对,应该是一个需求从需求沟通到需求上线,都是一个产品经理全线负责。 原型仔还存在吗? 存在,每个产品经理都是;也不存在,因为产品经理不只是需要画原型。 做一个有独立思想、自主判断的产品人当然,被鄙视其实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因为我的三言两句就会消除。即便原型仔消失了,还会有其他仔的名词出现。 我们没有办法逃避,这是人性。 我所担心的是那些被嘲笑成原型仔的朋友们,会因此变得开始变得浮躁,下意识以为画原型真的是没价值的活,开始抵触画原型,画原型上不那么认真、不那么上心。 如果所有产品人都不专研原型设计,那么又有谁来设计原型呢? 如果你是一名产品新人,如果你正在专研原型设计,请你认清自身能力,专注当下,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走好产品经历的每一步。 不要着急,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任何时候,任何环境,希望我们都可以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受外界干扰,只专注于当下。
作者:万有青年,B端产品经理;公众号:克苛克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