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用户积分体系?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积分是一个有魔力的词语,老板总是对此心心念念。 当用户的留存和活跃不太可观的时候,老板总是会说:“那个谁,咱们用户的留存和活跃不高啊,你给我设计一个积分商城吧。”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头可能都要大了,积分体系的搭建向来都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因为要涉及到积分如何获取,如何消耗,如何维护等问题。 积分的获取要与我们希望用户经常在产品中做的行为挂钩,积分的消耗与成本有关。如果没有事先定好预算和积分的价值,轻则项目亏损,重则公司破产。 你别不信,真的有公司因为积分发行规划和控制没做好,把自己搞到关门大吉的。
不过积分如果用得好,也确实是增加用户粘性和促进用户活跃的好手段,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下如何搭建用户积分体系。 事先声明:以下内容是来自学习和阅读文章的内容,笔者自身还没有实践过,所以一起学习。 做好积分成本规划,不要把自己玩死对于付费和非付费类产品,例如淘宝和趣头条,确定积分预算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对于付费类产品,采用的方法是:固定金额比例法。固定金额指的是销售额,成交额或者净利润。 一般为保险起见,都会用净利润的某个比例来作为积分兑换的成本,例如:
而对于非付费类产品来说,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对于活跃用户补贴xxx元,活跃用户的定义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而定。是否需要明确定义平台积分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也就是明确到“1积分价值多少钱”? 其实很多平台都没有这么定义,主要原因是:我们要留下积分价值的调整空间,防止后期由于用户积分获取过多,积分兑换过多导致成本失控的情况。 积分获取,如何定义用户行为的积分价值我们都知道积分体系的搭建,本质上只要通过积分来促进用户按照我们的想法使用我们的产品,做出一些我们希望他们完成的动作。 所以积分体系是用户激励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和会员体系、身份与荣誉体系一起构成用户激励体系。 积分体系更多是从物质金钱的角度,赤果果的刺激用户。利用的是用户的贪婪本性,损失厌恶的心理。 积分体系的获取,首先我们要明确产品有哪些核心行为与非核心行为。
不同的行为自然要赋予不同的积分。在给核心行为和非核心行为赋予积分时,主要关注:
例如电商APP,高价值用户的消费频次很高,那么其核心行为积分:非核心行为占比就可能是7:3。而对于低价值用户来说,其核心行为:非核心行为占比就可能是3:7。 给所有的行为赋予积分后,如何测算是否合理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测算不同层级的用户每天能获取的最大积分量。 以电商APP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拉取后台的订单数据,来确认低价值用户和高价值用户平均每年的下单金额以及平均拉新用户数。 例如:低价值用户每年平均下单10单,价值2000,高价值用户每年下单100,为40000;低价值用户每年平均拉新5人,高价值用户每年平均拉新10分。 那么不同层级单个用户每年能获取的积分如下: 然后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各个层级的用户总数,假设低价值用户8000,高价值用户2000,那么所有用户每年获取到的积分总额为426650000。 而我们的预算是每年100万,那么积分价值兑换比率为:【积分价值兑换比率】 = 426650000 / 1000000 = 426.65 抹去零头就是400:1,也就是400积分相当于1元钱。如果觉得这个比例不太合理的话,可以根据这个表格来调整积分的一些价值。 比如,如果一定要设定积分的兑换比为100:1,那么积分的总额就不能超过100000000,那么积分调整的比例为:【积分调整的比例】为:426650000 / 100000000 = 4.2665 可以使用这个比例对各个行为获得积分进行调整。 但其实,这里会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计算的每年积分总额是按照最大获取积分的量来计算的,这个其实有很大的夸大成分,因为比如签到,评论和晒图,并不是所有用户每次都会去进行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科学的做法是通过数据分析,确认低价值用户和高价值用户评价的签到次数,评论次数和晒图次数。这样计算出来的【所有用户每年积分总额】才算是比较合理的。 积分消耗,如何让用户花掉手上的积分积分消耗,是用户感知积分价值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被动消耗和主动消耗。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