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美学意识,解析用户体验设计
日本人制造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试图打造出由物件和距离所生成的“空间”。就像日本的建筑,是用柱子来区分的,房间内没有功能划分,隔断可以随时撤开。表达空间是流动的,可以从室内流向自然,从这间房流向其他人家。 7. 秘日本的审美意识表达会不表现全部,而是用部分去驱动对方的想象力,黑川雅之说,正因为隐去了一部分,所以看到的人才会参与到表现方的共同创造当中。 比如你特别饿、这时候给你画一个饼,你会立刻想起饼的味道,但是如果给你画一个空碗,你的想象空间就很大了,碗里可以是饺子、面条、卤煮,都行,你想吃啥就是啥,你就成为了参与创造者。 所以日本很少会准确表达信息,尽量避免去刻意引导或者刺激别人,给人一种充分想象的空间。这样的设计理念延展到设计和艺术领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面积的留白——留下空白让你想象,通过留白来撩拨你内心的驱动力,自己去解读背后的意义去诠释美。 另外,他们认为人与人不应该是对立的,在对方的心中有着与自己相同的部分存在。大凡莫名的,往往就是一种绝美无比的感觉。艺术需要的是自己在欣赏时的感知。 《阴翳礼赞》里说,“金色的屏风会捕捉到远处的光线,反射出静谧的苍茫金翳”,说明了能够将阴翳演绎得的如此华丽动人的介质,就是幽暗中的微光。 8. 破前七个审美意识,总在强调自然,破,就是体现人的力量。他解释说,破,就是遵守既定的秩序,然后寻找一种偶然性,找到偶然性就是破的力量。 日本一位石头雕刻大师,他起初会按照最初的构想来进行雕刻,当作品几乎完成了,他会闭上眼睛,拿起锤子,一抡,这样一件艺术品就完成了。他前面的创造过程是遵循自然、秩序和技术,而最后这一锤子,就是体现日本审美中人的力量。 再看日本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在他之前,日本茶室都是对称的,他熟练运用茶道之后,打破了对称的结构,也摒弃了窗户纸这种东西,让一切都看起来更随意简单。 用偶然的力量打破常规,创造意外之美,这些都是对破的尝试理解。当我们最终放弃计划、创作等人为的意志,将一切托付给自然规律的偶然性,就是宇宙成为自己朋友的一刻了。 总结一下,日本人的美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尊重和敬畏大自然,由此生出了八个审美意识,它不仅是产品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终生要践行的人生哲学。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本质决定表象,希望我们都能从习以为常的事物表面洞悉到它背后的真意。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