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PC的落寞 真是智能手机的错吗?
2015年,又有人在知乎上提问:有手机和平板之后,为什么还要买电脑?50个网友表达了看法,一些网友提出异议的理由包括大型游戏、CAD制图,以及办公,手机和平板处理不了;电脑也被一些网友认为是“低成本的本地存储方式”;有一个网友总结:手机是娱乐工具,电脑是生产力工具。 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正在一步步侵蚀电脑残存的“功能领地”。“实际的发展是,手机替代了电脑,并且有种说法是手机成为人的身体器官的一部分。”丁道师说,软件的手机版有了和电脑版一样的功能,甚至比电脑的还要多,“地图导航、打车、电子商务,人们也能够随时随地地协同办公”。人们离不开智能手机,“手机就像人的一个新器官”。 即使是大型游戏,丁道师说,此前有观点认为,手机上玩不了大型游戏,“但越来越多的游戏能够在手机上运行,有的手机配置甚至强过一些电脑。”不过,丁道师也补充道,目前看来手机对电脑的替代还不是100%,“程序员、美工等一些专业性工作,还是需要电脑。” 到了2017年,又有人在知乎上提问:智能手机这么强大了,我们普通人日常休闲还需要个人电脑吗?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被94人赞同的回答:“个人家用电脑已经在部分场景被手机取代了。最终绝大多数是要被替代的,这是趋势……至于硬盘空间、运行速度,未来都是云端主机,唯一的瓶颈只有网速。” 而网速现在看来也不再是一个问题。时间来到2019年,这一年被称作5G元年。随着它的过去,2020年如期而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年,随着5G的大范围普及,智能手机将进一步迭代升级,展现出相较于电脑更多的“先进性”与“丰富性”。 ■深度观察 智能手机关键词:云端 未来十年,手机形态也许会超出我们预想 事实上,被智能手机取代的,不仅仅是电脑。科技分析师丁道师认为,像上网本一样,介于智能手机和专业型电脑之间的设备形态,都将会被手机取代。这一点,A世界的商家杨先生也有感觉,平板类产品正在遭遇智能手机的挤压,“新出的平板产品都在强调办公了”。“未来十年,手机应该会链接各种各样的终端服务,比如家里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窗帘,会渗透得更深。”丁道师说,他的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去手机化”的趋势,比如刷脸支付。“未来很有可能屏幕会无处不在——在办公室、卫生间、车上……通过刷脸这样的生物信息进行识别后,就可以访问云端数据。” 孙燕飚认为,手机会延续电脑的发展趋势,“其计算性能不会像如今这般成倍的突飞猛进,因为不需要”。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手机的计算、应用甚至于存储,都会在云端进行。而手机本身的传感器会更多,“摄像头会继续发展,听、触觉也会更加灵敏,是一个完全感知外界的超级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在云端处理后返回手机,它又是一个呈现终端”。 如今,智能手机开始出现折叠屏、环绕屏的新形态,其功能也正在马不停蹄地进一步外扩和延伸。似乎,这会是20年代手机的新模样。但在丁道师印象里,在2009年3G时代来临时,曾有人组织预测十年后的手机形态,“谁都没有预测到打车、导航、外卖这些应用”。因而,他觉得,未来很有可能与自己对“2020年代”手机形态的畅想不一样,“也一定会和我们现在想的都不一样”。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