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产品经理如何发现问题?(上)
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独到准确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了问题,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就呼之欲出了。那身为策略产品经理,有哪些发现问题的方法呢? 我通过日常实践总结了以下四种发现问题的方法:用户反馈、系统监控、效果回归、阶段性调研。 01 用户反馈收集这是绝大多数产品经理都会关注的问题来源,诸多资料也写的比较详细,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 要点:重视一些看似合理实际可以优化的反馈,如并发高丢单或反黄不合理等。 因为每一条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用户的情感表达,要有一颗敬畏的心。 具体方法:用户反馈处理步骤 收集用户反馈 —>分析用户反馈 —>整理撰写需求 —>落实产品改进 1. 收集用户反馈渠道:内部:产品各端自带的用户反馈入口 客服收集到的信息(一般国人都会通过文字表述问题,只有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动用客服,所以客服接到的问题一般都是大问题) 外部:各大应用商店的评论(App Store,小米,华为等),可用爬虫抓取到本地或者第三方工具进行收集,微博、贴吧等媒体渠道的评论 2. 分析用户反馈处理:对数据进行过清洗和标注
3. 收集用户反馈的局限性
02 搭建系统监控1. 什么是系统监控系统监控是针对相对稳定的产品,通过对数字型指标的收集和观察,自动、实时的发现问题的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解放双手。 2. 系统监控的实现方式监控系统根据针对与可见的部分“白盒”和不可见的部分“黑盒”的区别,可分为效果监控和策略监控。 系统监控的方法分为:定义待监控目标 和 定义报警规则(阈值) (1)定义监控指标:告诉机器我们要监控哪些指标 监控针对于白盒(可见的用户操作行为)黑盒(不可见的后台算法流程和内容等) 针对于白盒:称为效果监控,通过可以衡量用户体验的的核心行为表现数据指标来衡量效果 针对于黑盒:功能上:技术监控,比如各API状态 策略上:策略监控,选取能够衡量策略效果的指标(中间指标)作为待监控指标 举例:
(2)定义报警规则:告诉机器什么情况下如何通知我们 报警规则:根据历史数据定义一个正常波动区间,超出波动区间就报警。 报警方式:告诉机器通过什么方式通知我们。 指标的重要程度和波动的幅度决定紧急性和响应的及时性,根据紧急程度决定通知方式。 界定波动区间: 如何界定正常的波动区间,这是数据敏感度的问题
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通常使用四象限的方法,按照影响面和影响程度进行判定。 另外两种方法明天见~
作者:海燕是只蠢猫,微信公众号:双手伐孤木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