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4年时间,怎样用“剃须刀”扳倒宝洁?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Dollar Shave Club(下文简称为DSC)创建于2012年,提供1美元每月的剃须刀订阅服务;2015年营收1.5亿美元,在网购剃须刀市场份额达到51%,远超宝洁的吉列(吉列这个领域的占有率只有21%)。 DSC用4年时间单刀直入,做到了线上领域的行业第一。 吉列的剃须刀8美元,DSC的剃须刀1美元,这生意貌似很好理解,低价策略嘛! 本文要讲的是,DSC确定了“低价策略”之后的故事。 一、最不缺的就是低价缺低价的商家么?不缺。打开某多多,就能看到生产力是多么的过剩。 DSC的剃须刀1美元,中国甚至可以做到1元。 垃圾袋可以4块钱400只,卫生纸可以8元48卷,并且还包邮。 在DSC之前,与吉列竞争的就是这样低价低质的剃须刀,活的也都很好。但是问题是:这门生意不够大、利润不够多。 那么DSC是怎么逆风翻盘,以小博大的呢? 二、低价生意如何做大营销学将产品划分成三个层次,来探索如何刺激消费者消费:
“产品属性”就是给实物产品加上一个形容词。 一个世纪以来,吉列一直围绕着“产品属性”不断加码,不断给“剃须刀”添加属性形容词(比如弹簧剃须刀、旋转头剃须刀、双刀剃须刀、锋速剃须刀、3层刀片剃须刀、4层刀片剃须刀、5层刀片剃须刀等……)。 这种战略让吉列战胜了在“产品属性”上薄弱的低价商品——吉列在美国男士手动剃须刀的市场份额峰值达到90%。 那么,DSC如何扩大低价产品的市场份额呢? 答案是:找到无人地带。 1. 找到竞争对手舍弃的产品层次吉列舍弃了“产品附加值”,而DSC就重点做附加值。 吉列有附加服务么? 没有。 传统的零售模式,购买后顶多需要的是退换货。 DSC采取了创新性的销售渠道——订阅制。1次签约后,按月扣款,按月自动送货上门,付款流程和物流上都更加便捷。 渠道的服务增加了低价剃须刀的附加值。 与此类似的渠道品牌有很多,比如名创优品通过便捷的门店服务,增加了低价杯子、低价指甲油的附加值。 在产品层次上侧重点不同,决定了吉列是“消费品品牌”,而DSC是“渠道品牌”。 2. 找到竞争对手舍弃的定位吉列的定位是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属性,舍弃的定位是低价。 在DSC之前,低价剃须刀一直存在,但是消费者认为低价低质。 DSC通过自制广告,主张“低价的正义性”:那些剃须刀花里胡哨产品属性都没用,都是为了骗钱的,剃须刀已经 good enough了。
DSC的主张引爆了网络,播放量2000余万次,大部分人看过DSC的广告后都会觉得花高价钱买吉列很蠢。 DSC是第一个将低价高质的定位钉到了消费者脑子里。 还是举名创优的例子,低价百货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低价高质”的定位是通过在高租金的地点开门店,通过消费者线下的门店触感、物体手感砸出来的。 3. 避免被反攻击找到竞争对手的无人地带,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正面交锋,减少被反攻击。 比如吉列会开始降价么?吉列会开始也做附加服务?大公司的定位造就了它“现有的价值链”。 在吉列的百年历史中,价值链的重研发、明星代言、渠道曝光费用高成本,造就了它行业第一的地位。 吉列最初凭借“蓝色刀锋”及随后推出的“超级蓝色刀锋”占据了剃须刀市场。 不久后,吉列推出了“特拉克Ⅱ”,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刀片剃须刀。 “特拉克Ⅱ”的成功奠定了吉列之后的战略方针,正如它在广告中所说:“双刀片总比单刀片好”。 吉列的顾客很快就开始购买新产品,并认为“比单片的超级蓝色刀锋好用” 6年之后,吉列又推出了“阿特华”,这是第一款可调节的双刀片剃须刀,吉列指出,此款新产品比无法调节的双刀片剃须刀“特拉克Ⅱ”还要好。 随后,吉列又毫不犹豫地推出了“好消息”(Good News),这是一款廉价的一次性剃须刀(双刀片)。 吉列继续无情地发动自我攻击的战略。它推出了“皮沃特”(Pivot),这是第一款一次性可调节的剃须刀,这次公司的“好消息”成了被攻击目标。它的最新产品——“锋速3”(Mach 3),是第一款三刀片剃须刀。 定位可能好修改,但是企业的现有价值链很难重构。 在汽车行业,大众品牌第一辆小型汽车是在1949年出现的,但是通用转变价值链用了10年时间,直到1959年第一台通用汽车的小型车才上市。 吉列的价值链是为了打造“消费品品牌”,而DSC的价值链为了打造“渠道品牌”,反攻击阻力很大。 另外,成熟企业的上行视野也是避免被反攻击的一个要素。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