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什么说“越萧条,越营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这次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一时之间,全世界都是悲观的情绪,很多公司缩减了营销预算,并且开始追求短期的效果。 然而翻开历史,可以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很多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经济危机时期。比如:
还有很多企业都善于在逆势中布局:
这说明:危险和机会永远都是并存的,每一次动荡都会有人倒下,也一定会有人站起来,这是历史的铁律。 在经济体系遭到破坏、经济环境低迷,“马太效应 ”凸显的年份,大多数企业一样会感到恐慌,会缩减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但是,对于少数一些企业来说,在媒体价格降低、竞争降温时就是推进、提升品牌的绝佳时机。 2020年,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一个简明的思考框架——即树立理性营销的观念:“越萧条,越营销”,萧条是坚韧者的机会,营销是“突围 ”的利器。 这次,我们认为:新的机会在于数字化。 一、新机会疫情如何“领导”企业数字化转型? 营销人社群里,流传着一张图:“是谁在领导企业数字化转型?” 几乎清一色的选“5” 虽然有戏谑的成分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疫情过后,凭借人类的自愈能力,一切都会回归正轨;但是这个“正轨”,显然已经不是过去的轨道。 疫情倒逼商业、营销、沟通等等“大范围”“强迫式”的在线完成,也让消费者愿意付出学习的成本去“第一次”接触新的娱乐、新的购买、新的社群、新的学习方式。 ——谁没有从中发现几个“真香”,然后改变了自己消费习惯呢?
而改变不仅是短期。例如我买了极米的投影仪,尝试了在家看电影后,就决定以后少去电影院看电影。旁边也有朋友尝试了VIPkid的在线英语外教后,就决定以后不再上线下的外教课,只上中教课。 这正是商业人与营销人的双重担心: 第一重是担心市场缩减; 第二重是担心市场变化。 市场怎么变? 二、市场如何变化根据近期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春节期间开始,中国经济下滑趋势明显,经济指数在60上下浮动,相对于2019年差距明显。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广告市场亦有直接体现。eMarketer预计疫情将导致全球广告支出缩减20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预测中,eMarketer预计今年中国的媒体广告总支出将增长10.5%,达到1211.3亿美元。现在增长率降至8.4%,总额为1136.7亿美元。这是自2011年开始跟踪中国广告支出以来的最低增速。 然而疫情之下,牵动广告市场改变的不仅有宏观经济的波动;在大环境的动荡、危机之下,消费者开始尝试并可能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和新行为习惯,都将激发企业变革和转型,催生新的商业营销形态出现。 消费者都发生了哪些转变? 我们收集了多个来源的数据,挑选了最新的一些调研,总结了10个变化。 1. 10个消费者变化2.1.1 生活场景迁移 因疫情防控,居家少出门,在较长时间状态下,用户已习惯足不出户或减少外出,主动尝试并接受了云端生活、娱乐、办公等生活方式。疫情之下,消费者生活场景发生重构,由原本线上线下多元结合的生活场景迁移为线上单一场景。 1)CTR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79.9%消费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 2)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从1月23日开始,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节节攀升,从原来的50亿小时,一路飙涨到61.1亿小时(2月3日,在家办公第一天)。各领域时长也发生了变化,视频、游戏两大领域占比上涨至38%,新闻资讯也上涨至9%。 3)CTR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消费者转变为线上购物,超市线上应用下单、垂直类电商平台、社区微信点单在疫情期领衔线上渠道使用增长,减少使用的均为线下渠道。 4)淘榜单数据显示:在整体消费低迷的2月,淘宝直播“云生活”的用户增长了153%,淘宝直播成交金额同比翻倍,用户云逛街体验感觉还不错。 2.1.2 消费心态转变 长期来看:疫情促使消费者重新思考生活,重建生活结构,调整节奏,为此增加了新的生活计划,将拉动部分行业出现增长。 这对于新品牌、产品品类来讲是进入市场的机会;同时,这也意味着未来消费端的需求将激增,会倒逼产品、企业的快速更新迭代和创新。具有高灵敏度、高创新的品牌将占得新机。 5)CTR数据显示:有73.5%的用户在疫情期间有新尝试。 6)疫情之下,消费者愿意接受尝试新鲜事物。比如:在疫情期间用户对于在线培训、学习与远程办公的尝试最多,且疫后延续性较大,占比为69.2%。 7)消费者在经历疫情后会产生新的生活计划,大健康意识觉醒,激发26.8%的消费者萌生购买健康保险计划。 2.1.3 消费需求改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