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100多城市去年巨亏近8亿 丰巢坚持收费背后的资本暗战早已打响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 陈欣 : 市场份额上升,带来竞争的减少。 但公司确实亏得挺厉害。丰巢快递柜因为前一段时间巨亏,所以它的净资产已经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快递柜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在其成本结构中,购买柜组与小区入场费是前两大支出,边际成本的递减效应并不明显。 钱烧完了,盈利却跟不上,这成为了众多快递柜行业的共同难题。 摆脱“烧钱”困境,走好“最后100米” 从之前的免费存放,到现在的超时收费,丰巢的新措施能让公司扭亏为盈吗?给当今快递柜行业的生态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央视财经《 经济信息联播 》栏目视频 智能快递柜市场,似乎遭遇了一种恶性循环。 从“免费寄存”到“超时收费”,快递柜始终在探索盈利模式,却至今没有答案。 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有完善的快递柜设施配套,基本上都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并实现了盈利。 在日本,不少快递柜都划入物业的管理范畴。如遇快递超时未取物,也会取出代为保管,或送到居民家中,这笔费用就包含在物业费中。 在美国,快递柜投入成本与节省的快递员成本能够相互抵消。德国的快递柜因为铺设量足够大,快递邮寄站甚至能保留快递长达9天。 而此次丰巢会员制度的上线,也许是持续亏损下的无奈尝试。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杨达卿 : 在当前阶段,一定考虑生态协同的最优化,而不是考虑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说生产领域得到最好的优化,我相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的,上游的水源更充裕,下游企业自然就不愁赚钱。 2019年10月1日实施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设立在小区内的智能快件箱服务,应当纳入小区物业的服务范围,合理保管期限内不应单独收取费用,并妥善做好保管期外的服务衔接。 对于超时使用的,应参照公共服务价格管理方式进行收费。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 : 一方面,从便民、提高效率的角度,要给他们支持; 另一方面,快递柜企业也不能有懒汉思想。 因为一旦占据了公共资源,之后就坐地收费,这显然从法理上,和基本市场的规律、原则上是行不通的。 现在要倒逼他们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求新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引发的争议,凸显了一个事实: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最后100米”是消费者对电商快递服务体验最直观的环节,但却一直是快递行业效率提升的瓶颈。 这个环节集中了快递公司、快递员、丰巢、物业和消费者之间交错的利益博弈。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杨达卿 : 矛盾的交织点要尽可能减少跟消费者的摩擦,快递柜企业、快递企业、上游的三家企业还是需要坐下来谈,不然的话,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能受委屈了。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