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 越过山丘
董驰与奥地利用户 「ofo 共享的不是单车,而是生活方式」 40 岁的意大利人安东尼就是被 ofo 模式所吸引之后,「一定要」加入 ofo 的外籍员工之一。 安东尼第一次见到 ofo 是在中国的大街上,当时他正在中国一家环保企业工作。 他至今无法忘记在中国大街上看到共享单车时的那种震惊,尽管当时无论是 ofo 还是摩拜都还没有在城市里形成气候,但安东尼知道「共享单车」这个概念绝对会在未来改变上百万人的生活和城市的交通生态。 2 年前,安东尼把一辆 ofo 停在他北京的家门口,向他的妻子和父亲介绍共享单车这种全新的概念。在那个时候,共享单车还不是那么随处可见,安东尼当天还花了一些功夫。 但当他十分快捷的解锁那辆 ofo 骑行了一段然后再把车锁上之后,他的妻子和父亲都十分惊讶。尤其是他的妻子,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完全不知道在北京这座城市已经有这样一项共享计划正在启动。 ofo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得益于共享单车本身就是一种任何人都能理解的理念,而且还归功于 ofo 的海外化战略在内部其实和进入城市是同一时间起步。 这并不只是一种空谈的战略,而是直接体现在产品层面上——ofo 在校园外的第一版 App 上线时就支持使用护照注册,而不只是用中国居民身份证来验证身份。 这也是安东尼这样生活在北京的「老外」会先注意到 ofo 才会注意其它共享单车的原因。 2 年后,共享单车在中国已经变成了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地铁和目的地之间移动时用它,在上下班的时候用它,在出去玩的时候用它,在打不到车和堵车的时候也用它。 安东尼证实了自己的预言,也如愿以偿的加入了 ofo 作为其在意大利的地区负责人。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