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人类信息存储进化史
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个时代语言和文字还没出现 人们的还都是通过“呜呜呜”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但是事情还是得记的 因此“结绳记事”这种方法开始在人群里开始流行 但是,事情总归是越来越多,结也会越来越多 到最后究竟哪个节是哪个事情,谁也不知道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仓颉创造了文字 人们开始把事情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在 龟背和兽骨上 ![]() 但动物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人们在获取这类资源时,也变得愈加困难 因此用竹子削平的竹简 凭借其简单易得且数量大的特点 开始收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竹简毕竟还是太重了,记录和查看非常的不方便 ![]() 于是到了东汉时期 纸就被发明出来,并被广泛应用 而纸作为一个跨时代意义的发明,一直沿用至今 并且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存储载体之一 ![]() 随着时间的发展 IT技术也正在茁壮发展 如果说纸解决了 时间到了1725年 Fritz Pfleumer发明了录音磁带,实现了模拟信号的存储 而磁带的诞生,也标示着磁性存储时代的开始 ![]() 1932年磁鼓存储问世 它是一个大型金属圆柱体,外表面涂有铁磁记录材料 在当时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内存和二级存储 因此也被认为是硬盘驱动器(HDD)的前身 ![]() 到了1949年磁芯存储器被发明出来 它可根据磁化时电流的方向产生两个相反方向的磁化 这就实现了作为0和1的状态来记录数据 而其也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早期版本 ![]() 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硬盘驱动器出现 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机械硬盘(HDD) ![]() 该驱动器约有两个冰箱大小,重达一吨 包含约50个24英寸盘片 但只能存储5M的信息,数据传输速度也只有10K/S ![]() 终于时间到了1980年, 闪存在日本横空出世 其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不消失且容量较大 其衍生的产品——SSD(固态硬盘) 目前仍被大家广泛使用 ![]() 但是问题又来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的世界开始进入IT时代 短短几年时间数据的量级就远超前面好几百年的总和 数据也就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将会达到175ZB 如果我们拿一块专业级别的SSD盘举例 假设这一块SSD盘在正常情况下读写速度为2GB/s 那么存储完这么庞大的数据就需要 34年的时间才能存完 ![]() 当然用一块硬盘存储完这么多数据是不现实的 肯定需要大量的硬盘来进行存储 我们就拿一块3.5英寸大小 容量为1TB的硬盘举例 ![]() 就目前来说 大多数的数据还都保留在企业的自建机房中 线下存储带来的庞大资源需求 我想对于企业来说,会是一笔不小开销吧 并且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往往不好预估自己所需要的存储量 一但买多了,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企业还得专门请人进行运维、修复等工作 无形中就又增加了企业许多运营成本 ![]() 并且尤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 信息经常是呈爆发式地出现 用户可能经常会短时间内涌入一个APP ![]() 因此很多互联网企业 需要在平时预留非常多的磁盘空间来应对这种情况 但是用这种方法的话 就会造成许多的资源浪费 因此一个具备高弹性、大容量、高性能以及高可靠的产品 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的刚需 而上云,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 在2008年 阿里巴巴就曾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 公司的“脑力”快不够用了 几亿用户无论是在淘宝剁手,还是支付宝上转账 这一切都要靠巨大的计算力来思考、记忆 ![]() 和人一样: 如果这个“大脑”记忆被填满 就没办法储存新的商品和交易记录。 如果这个“大脑”思维速度跟不上 就没有办法让用户及时下单、付款。 因此阿里巴巴开始了他的上云之路 阿里云也应运而生 ![]() 08年 业界首个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引擎——盘古1.0 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飞天启航 ![]() 经过十年的打磨与升级 盘古单集群已超过10万 其在2018年发布的盘古2.0分布式存储系统 在性能、可靠性、成本、自动化运维等方面都进行了提升 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底层提供微秒级延迟与百万级IOPS的存储系统 ![]() 这十年内 阿里云不仅是在技术上进行了升级 其产品更是经历了各种实战的磨练 ![]() 在2018年 阿里云发布了全球首个百万IOPS云盘ESSD云盘 轻松支撑阿里经济体核心全面上云 扛住了2019年天猫双十一 交易峰值期54.4 万笔 / 秒的压力 阿里云ESSD作为服务企业核心业务场景的极致云盘 能为用户提供给高可靠、高性能、弹性拓展与自动化运维这四块能力 帮助企业核心应用全面上云 ![]() 振华重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 在连续多年占据全球港口机械市场70%份额基础上 希望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但高效全面及时的服务 需要端到端不同系统的打通和强大的数字系统做基础支撑 因此振华重工决定开始做数字化转型 ![]() 相较于云上 线下存储部署成本相比线上更高、稳定性差 因此振华重工决定将ERP系统部署到了阿里云上 由于采用了阿里云ESSD云盘来承载SAP HANA核心业务数据 整体性能提升300% 并通过云端弹性扩容 免去设备采购、运维、机房管理等成本 TCO整整降低了30% 同时通过多可用区部署ERP应用及分布式存储高可用架构 让ERP核心业务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 到了2020年7月 阿里云推出了入门级ESSD 采用与ESSD系列相同的技术架构 同样拥有亚毫秒级别的延时 单卷最大支持10000IOPS 相比于上一代入门级云盘 每月仅需多花0.15元/GB,即可使用全闪规格云盘 大幅降低了全闪存储的使用门槛 让大部分企业更简单,更轻松地享受云的便利。 ![]() 在数据上云的这条道路上 阿里云正在用技术的力量 为打造全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而努力 努力做到让技术的红利普惠到每一位用户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