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绝地求生” 科大讯飞拼进“决赛圈”
刘庆峰曾公开表示,从2018年开始,科大讯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B+C双轮驱动战略的扎实推进。科大讯飞在B端业务上有很强的优势,但我们不满足于此,我们想要成为既有行业品牌又有公众品牌的公司。讯飞消费者BG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保持60%的高速增长,2018年C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17亿,同比增长96.54%,在整体营收中占接近1/3。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在各种经济周期下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讯飞也明白,自身的转型之路一开始肯定难以顺畅。胡郁也坦言,转型过程中讯飞短板仍存,对于市场渠道的开拓以及如何吸纳人才都是讯飞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C端市场更多的巨头夹击下,讯飞再次成功上演“绝处逢生”。 2、B、C殊途能否同归 从to B到to C,对于讯飞来说,这两个方向都要做,两只脚都要站稳。 但是“两条腿”对讯飞是否会有些多余呢?无疑,资源分配成为问题之一。不管是to B还是to C,某一方面过多的投入就意味着其他方面缩减,在有限的人力、资金条件下,保证两种模式的持续开拓和良性经营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实在整个AI行业中,像科大讯飞这样多管齐下的盈利模式的公司其实不多,而这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发展前景变得异常开阔,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同类型公司经验作为对照资料,讯飞或许会走一些“弯路”。 刘庆峰曾在广东卫视《我有嘉宾》节目上说过,假使将来讯飞倒下,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缺乏判断的情况下过激的发展。而现在,眼看着讯飞的商业蓝图不断完善,正在AI这片海域驶的更远。 此时的讯飞就像来到了新大陆,它的命运究竟会如何,只能自己去探索。而人工智能行业中两种模式并行的方式是否能被写入“AI生存自救手册”,相信很多人都会期待讯飞接下来的表现。 总结 当每一个“风口”出现的时候,人们在躁动中往往隐含着乐观兴奋的情绪,这种“风口狂热”孕育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人工智能风口也是如此,AI行业技术难度高于于大多数行业,AI公司们在“织梦”,但故事的结局却十分统一,站在山顶的永远只是极少数 讯飞A股上市的优势明显,但它面对的AI行业竞争激烈,太多人想进来,而更多人还没站稳就被迫出局,讯飞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拼入“决赛圈”,在迷雾中求盈利,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幸好,讯飞已准备好了充足的“弹药”。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