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冲击无人机第一股:三年亏2亿 5G能否成转机
对此,杨达卿表示:“电商及快递企业都是航空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货运无人机有其专业的产业链,并非快递及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货运无人机发展还处于早期,电商及快递企业占据需求侧优势,如果投入货运无人机市场,不排除未来能赢得主导优势。” 在空中表演方面,近年来,亿航也一直受到各地政府的青睐。招股书显示,亿航智能至今已完成70余场空中表演,并称去年4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超过1300架无人机参与空中表演。 然而,据媒体报道,去年5月1日,亿航无人机在“红五月 西安城墙国际文化节”开幕首秀中出现严重失误,一部分无人机没有飞到预定位置,1374架无人机未能成功组成完整图案,网友称之为“乱码”。此外,还有视频显示,在表演结束的回收过程中,亿航无人机是直接掉下来的。根据当时的招标信息显示,此次演出费用高达1050万元。 此外,亿航智能还存在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招股书称,亿航智能2018年最大客户占总收入比例达30%,2019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上升至45%,最大的两家客户合计在应收账款当中占比66%。 张书乐:“工业领域的无人机应用场景还在摸索阶段,亿航无人机目前的确面临客户单一的情况,但是目前亿航的客户可以说是一个‘样板间’,一旦成功了,可能会为其带来更多的用户。” 工业领域无人机前景不明,5G或能提供机遇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37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103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5%,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占比约48%。 在细分市场中,Frost & Sullivan预测称,全球乘客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包括提供载人级AAV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等)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31%,从2018年的30万美元增至2023年的30亿美元。载人级AAV预计将用于日常通勤、观光、搜索和救援以及应急和灾难响应等场景。 从数据看,商用无人机前景可观。然而,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自创立至今,亿航无人机共获得3轮融资,其中,最后一轮融资发生在2015年,距今已过去4年。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亿航无人机多年来未对外宣布有融资成果,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外界对其研究项目的信心。 张书乐表示:“资本市场很多时候更加青睐于短平快的项目,比如,针对消费市场的无人机让人马上就能看到成果。而工业领域的无人机太过于漫长而且中间会有很多变数,它不仅包括自身设备的研发,还包括后续的基础建设,5G、基于视觉识别的人工智能,这些能不能与工业领域的无人机配套,资本市场还存在很大的疑虑。” 业内人士表示,亿航所在的无人机行业面对的最大风险来自于航空监管。亿航招股书显示,根据中国民航总局2019年2月发布的无人机试行规则,亿航就其客户在物流业务中使用EHang 216向民航总局提出了申请,目前仅通过了初步审查,预计可以在2019年年底前获得批准。此外,亿航试飞航线还需要获得军方地方部门的批准,这种批准通常是一次性或在短时间内有效。 招股书指出,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授予的无人机实验性特殊适航证中,仅允许用于研发、市场调查和机组人员培训等,严禁无人机运送货物或载人。亿航也承认,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相关适航证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估计需要等待多长时间。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在乘用AAV开发方面,亿航的确算得上先行者之一,但目前很多航空航天和其他领域的重量级玩家也都投身于商用AAV的开发,其资源与应对监管的专业能力是亿航所不能匹敌的,这意味着亿航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极为严酷。 据了解,目前,正在开发AAV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波音、空中客车、洛克希德马丁、诺斯洛普·格鲁门、埃尔比特系统、优步等。 张书乐认为:“目前,工业领域无人机的市场并没有真正打开。亿航在这方面如果能够突破,前景可观,但先驱很有可能会变成先烈。亿航无人机目前真正的应用场景还不是特别多,所以还要去自己研发或者是联合人工智能、视觉识别进行更多的探索。5G是一个风口,可以让无人机等元器件真正得到毫秒级的响应,出错率会更低,这对亿航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