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刷单遭秋后算账:补税即破产?商家面临生死难题
白小莉指出,直播平台和主播个人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仅需承担其自身提供直播服务获得报酬所应承担的增值税。针对直播商品的买卖活动,由于直播平台和主播个人不是商品提供者,因此也就不涉及商品买卖方面的纳税义务。所以,直播平台和主播个人在此种情况下,不会被要求补缴税款或被税务机关予以行政处罚。 此外,白小莉提到,就私法角度而言,若因为直播平台擅自夸大销售额最终导致提供商品的商家被处罚或被要求补缴税款,则此事属于因直播平台的行为给商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商家可向直播平台要求民事赔偿。主播个人对此负有责任的,亦可能被商家要求民事赔偿。 律师:电商税务问题迟早要解决 “电商领域纳税问题由来已久,最大的难点在于营业额的掌握并不充足,同时缺乏透明度也是监管的一大障碍,对实体电商而言如此,针对微商更是如此。”李旻表示。 他认为,电商的税务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目前只是在试点阶段,可能将来会根据试点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政府监管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而补税措施落地,电商商家何去何从?王女士认为,“现在国家有规定必须要缴税,大家可能就是价格上面再做调整,但是刷单这个事情可能还是避免不了的。 ” 在其看来,在税收收紧的情况下,应该会死一部分商家,比如以低价商品销售为主的商家可能会有很多死掉,但是,一些注重品牌、产品、价格较高的卖家,相对会好一些。因为他们本身利润就高,影响不太大。 实际上,不管是否有补税的压力在,商家刷单等行为本身上也是违法的,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的。而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早有涉及。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接下来,为整顿行业,规范电商经营和维护消费者权益,或许电商严格征税会逐步推广开来。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