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给中国SaaS公司估值?
每个颜色代表的是每一年获取的用户所产生的收入,可以清晰看到,作为一个有好的Net Dollar Retention的企业软件产品,其增长极大程度由老客户来推动,每年新客的获客压力很小。 每家企业服务公司,都应该把自己的这些指标列出来,来评价自己的公司。在中国,要达到170%或者140%这个指标暂时还太遥远,创业者可以先把目标定在大于100%,即每一批客户的收入在未来不会流失,已经非常优秀了。 我们可以回到这个计算公式再仔细看一下,特别是分子部分: 前文提到过, 分子 = 12个月前在付费的所有客户在此刻的ARR 分母 = 12个月前在付费的所有客户在当时(即12个月前)的ARR 再细致看一点,我们可以把12个月前在付费的客户分为留存的客户和流失的客户。 分子 = 留存客户原有模块的续费ARR + 留存客户原有模块的增购ARR + 留存客户新模块的增购ARR 其中,留存客户原有模块的续费ARR = 分母 – 流失客户的ARR – 留存客户原有模块的减购 对于投资人来说,对公司估值的核心是收入的可预期性。 从结果看,以上每个变量都会影响新一年的收入。但流失客户和留存用户的比例、留存客户原有模块的续费收入,都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产品是否真正解决了客户现有场景的问题相关)。 但原有模块的增购,则充满了不确定,特别是涉及到客户内部跨部门的增购。新模块的增购,就更加不确定了。 所以,保持一个好的收入留存Net Dollar Retention的基础,是保持高的留存客户比例,加上高的原有模块续费。 对于创业者来说,保持高的留存客户比例,是战略和产品的重中之重。 客户流失无外乎三种原因:客户公司倒闭、客户切换到了其他产品、客户放弃使用这个类型的产品。 如果客户倒闭率高,那创业者该在战略上思考是否选择错了客户行业和客户规模;如果客户切换到了竞品,创业者该不断加紧迭代产品;如果客户直接放弃使用这个类型的产品,那创业者该思考自己的赛道是不是空想出来的需求,是不是没有product-market fit? 不要被新增的销售额蒙蔽,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销售团队,哪怕产品再烂再没用,都能让用户初次购买产品;但只有真正有价值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产生好的留存。 在中国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Net Dollar Retention非常优秀的创业公司出现(超过110%),他们选择了一个好的行业,产品真正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客户持续购买、增购。 这些公司,公司收入增长可预期性强,就算面对市场波动,也能保持很好的收入增长。这样的公司,用更短时间做到了更高收入。当然,他们也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更高的估值溢价。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大部分大型企业的软件预算还是传统的项目制,所以服务大型企业的创业公司,大多数都只有很差的收入留存,第一年的项目可以记为收入,之后的每年就只有15%的维保费用了。 有些特别好的产品,每年都有合同,会有一期二期三期,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公司的Net Dollar Retention会不错,但是我们也要深刻的意识到,这个只是原有模块的增购,而已经卖出的模块就不再产生可持续收入了,这样的模式,如果有一天客户突然不增购了,也继续在使用公司的产品,但可能不会给公司带来一分钱收入。 作为投资人,怎么来看这样的公司呢?投资人的打分都会体现在估值里。收入预期性越强的公司,估值就会越高。 在二级市场,这项指标已经跟估值倍数强烈相关。而在中国的一级市场,我们其实还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情况,例如:一个全部收入都只是一次性项目、未来增长全部要靠新获客的公司,还获得了过高的估值。但我们相信,随着这些公司收入规模做大,走向二级市场,估值一定会回被打回原型,而此时以20x,30x收入投资这样的公司的投资人,是很难获得回报的。 量化一下, Net Dollar Retention对估值的具体影响会有多大呢,我们的硅谷同行BVP统计过。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