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王玉琛:OTA平台是怎么尝试出行服务的?
租车业务的国际化,一方面是提升出境租车自驾游的覆盖和服务,另一方面是做好入境游服务和境外至境外服务,目前携程租车已经在Trip上线了繁体中文、英文、韩文和日文四大语种页面,境外至境外的租车业务量保持三位数增长。 谈差异化竞争:聚焦枢纽场景 36氪:携程现在在做的日常场景的打车和聚合打车服务,这其实是和滴滴、美团、高德是有重合的? 王玉琛:(聚合模式)我们是2018年年底的时候上线的,但大家的思路不太一样。我们聚合打车更多的还是机场、高铁站、客运站、酒店、景区这种枢纽的场景,做预约车和即时打车。 我们的平均打车的客单价差不多60块钱左右,滴滴他们的平均客单价可能就20块钱左右。我们专车差不多是千分之二到三左右的续迁率,那其他的供应商可能续签率要更高,但是我们对于整个的服务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个比例的话,差不多20%。 36氪:打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上,其实其他对手也在做这些事情,比如滴滴现在也有在做城际接驳,嘀嗒它也在杭州试行上下班场景,其中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创业公司。携程的竞争优势是? 王玉琛:我觉得其实携程优势在于预约吧,或者说对用户的前置信息能够更了解。比如说你订个酒店,你可以直接选择机票那个行程接机,它全帮你填好。第二个就是可以做交叉销售。 36氪:地上交通服务现在大家比较敏感的还是安全问题,携程怎么和供应链划分责任? 王玉琛:携程销售方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从制度层面,每个人都要签安全生产责任书,在供应链领域,以租车为例,首先门店的注册资本、车维修的记录、保险、年限标准,我们都是必审的。如果没有,我会罚供应商。然后整个过程中把跟风险相关的细节去核实,比如涉及到司机的人的审核、证的审核,检查有没有一些不良记录什么的。这些其实都是从安全和从质量上去做的控制。(来源:36氪)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