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研究】苏宁的张力与张近东的定力
2018年以来,苏宁全面深化全场景、全品类战略,特别是2019年以来,先后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进一步补齐百货和快消短板,同时,苏宁零售云、苏宁小店、极物等各类场景业态落地,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感知消费者习惯,预测市场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套花样说辞也已经被苏宁验证于新场景之中。 2018年1月间,在集团当年度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提升了苏宁物流和科技产业的战略地位,构建了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这也是苏宁智慧零售生态圈的战略升级。 在更宏大的新零售生态圈构建上,张近东与马云早有默契的达成苏宁和阿里的战略合作,无论是供应链管理、物流体系完善,或是线上流量互通、线下服务互补,两大巨头互相补缺,完善生态圈。 04 笃明天 对于大企业而言,创新短期看潜力,长期看价值和市场规模。“智慧零售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我们就是要做出个标杆。”张近东正在兑现这句话。 未来数年回头看时,2019年对于苏宁来说肯定会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宏观经济在降调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线上零售的增速回落尤为明显。 但正是在这样一个宏观、中观环境并不乐观的年份,张近东却加速布局的步伐。 先是2月12日苏宁易购宣布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下属的全部37家门店,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百货零售业态; 接着年中6月23日,苏宁易购又公告称出资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以便快速获取优质线下场景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司全场景业态布局; 8月5日,非上市资产的苏宁小店公司又发布了与冯氏零售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前者100%控股特许经营OK便利店品牌的利亚华南广州全部门店。 而苏宁小店公司此前在2018年4月间,收购西班牙迪亚集团在中国的资产迪亚天天379家门店的100%股权。 截至目前,苏宁线下公司运营的苏宁易购广场54个,合计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1.3万余家,其中的苏宁小店和零售云店堪称重头,分别布局城市社区和县镇乡村。 无论自营开店还是并购布局,围绕着智慧零售全场景,苏宁早已从连锁经营的简单串联转向互联网新技术赋能。 通过“零售云”,对下沉市场的中小零售商们实行“加盟店直营化管理”模式,共享苏宁品牌、商品、销售运营、物流服务、IT、金融等能力,苏宁实现“智慧零售能力”的输出。 再看张近东2020苏宁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400亿元,各类互联网店面1万家的战略加码,进一步剑指深化全场景发展,加大资源能力的开放与输出。 以零售为核心,发展多渠道、多端口,全场景、全品类;依托苏宁供应链体系和互联网转型期间积累的技术优势,聚焦开放,实现零售核心能力和资源的输出,赋能行业与社会。 苏宁“亚马逊+沃尔玛”的理想形态,清晰而笃定。 05 后记 “转型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需要用时间换空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坚持的精神。” 很多年前,笔者拜访张近东时,他就曾说“零售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苏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事实上,经历了线下的漫长积累,线上的转型再造,O2O的喧嚣融合与技术带来的场景革命,苏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感,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极其浓缩的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百年路,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考验也就更甚。尤其是近几年宏观经济从加杠杆到降杠杆的阶段,企业存续发展的难度增加。也因此,张近东的企业治理哲学与苏宁的战略定力,就更加值得行业深究。(来源:一点财经 文/严睿 编选:)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