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入局苏宁 双赢背后的另一条赛道
相关行业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深圳的营商环境优越,且从此前深圳国资战略入股的几个案例万科、中集等来看,也能有效实现战略协同,互利共赢;此外,从此次方案本身来看,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设计充分市场化,也充分尊重张近东作为创始人的贡献,以及其所领导的管理团队的能力和价值,继续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 另外,作为年轻人眼中与北京、上海并列的“打拼圣地”,深圳拥有着大量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企业,这些企业也将会和苏宁的资源形成更多协同合作、协作赋能。 资金之外,从业务层面来看,此次入股的深圳国际是一家港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物流、收费公路。主要战略区域包括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重点介入城市综合物流港及高速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经营。 业务协同上,其与聚焦零售业务的苏宁有着非常高的业务契合度。对于苏宁而言,未来的零售主赛道需要这样一家成熟的合作伙伴来保证自己的物流竞争力,夯实苏宁易购的核心能力,保证自己的核心零售用户的用户体验。 进入第四个十年,苏宁正在进行又一次转型。去年818大促启动发布会上,苏宁宣布从“零售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输出供应链、物流、场景、金融和技术五项服务能力,开放赋能产业生态中的中小微经济体。 但是,任何转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去年12月张近东曾对外表示:“零售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是苏宁一贯的风格,苏宁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培育竞争耐力、增强发展韧性。” 【结束语】 事实如此。一方面,未来苏宁的“云端一体”模式如何发挥协同运作成效,能否经受规模验证的考验,有待时间去证明;另一方面,伴随大湾区未来的腾飞,在这个时间点深扎大湾区的苏宁能否迅速强化新的业务板块“云网万店”,为用户、供给侧的增长带来助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深圳国际的资源与资金优势、区域优势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未来十年苏宁将如何开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赛道,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owhsIgTewrlHJilomqaSQ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