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台北电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台北电脑展上,平板电脑展出数量为全球各大资通讯展览之最,此外智能手机、电子书、3D科技及云端服务皆受现场买主青睐,展现了当时五大热门产业的发展趋势,PC时代向移动时代过渡的迹象初现。 同时,为了应对移动终端的冲击,英特尔首次在台北电脑展上提出“超级本”(Ultrabook)概念,其集成了平板电脑的应用特性与PC的性能,如今超极本已经成为了PC领域重要的细分化市场,不过现在我们更愿意称之为轻薄本。 目前,轻薄本又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分为家用和商用,也可以通过功能和形态引申出不同产品类型,包括360度翻转便携本、PC平板二合一、实时在线4G LTE版笔记本等,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高通联合联想推出全球首款5G笔记本。 2012年台北电脑展共有1800家参展商使用5300个展位,参观人数达到130,013。这一年,全球PC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至此台北电脑展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2013年台北电脑展虽然参观人数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但是参展厂商和摊位数量均有所下降,共有1,724家厂商使用5,042个摊位。 随着台北电脑展的转型,尽管近两年参展商数量有所恢复,摊位数量也不断扩大,但是参展厂商数量和参观人数远不如十年前。 台系厂商的溃败 “台北电脑展虽然早就国际化了,但是台系厂商却一直是展会的主角,联想、戴尔、惠普三大PC厂商曾多次缺席台北电脑展”,李伟坦言,“今年台北电脑展前夕,台北的大街上仍然随处可见华硕、技嘉等台系厂商的宣传语。” “台北电脑展早已不是联想、戴尔、惠普三大厂商秀肌肉的主舞台”,李伟补充道。
Gartner和IDC市场数据共同显示,2018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连续第七年出现下滑。尽管Gartner和IDC在“全球PC出货量谁最高”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是毫无意外的,联想、惠普、戴尔三家2018年全球出货量均有所增长。 从数据上来看,2018年全球PC出货量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以宏碁、华硕为主的台系厂商和苹果的共同溃败。 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宏碁PC全球销量下滑7.9%,排名第五,市场份额占比6.1%;2018年华硕PC全球销量下滑13.5%,市场份额占比6%。 然而台湾产业情报研究曾经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台湾PC产业最强盛的时期,台湾岛内企业约占全球笔记本产量的89%,台式机的46%(包含代工厂)。
由于强大的半导体产业链,彼时的台湾孕地区育出了一批在全球富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借助英特尔和微软主导的全球PC框架,传统品牌宏碁、华硕等公司产品迅速走向了全球。 同时在产业链上游,包括和硕、广达、富士康等代工厂商也成为了台湾制造业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半导体公司台积电和联发科也受益于台湾的硬件环境,在这几年日益强大。 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联想排名第449,而台湾地区知名的电脑代工厂广达电脑则排名246,远超联想;而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排名显示,广达电脑仅排在354位,而联想则排名240位,早已反超广达。 包括PC产业在内的电子产业的衰退是导致台湾近地区年来经济增速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宏碁、华硕、技嘉等台系厂商为首的PC产业的衰落也成为了台北电脑展没落的关键因素。 同时,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AIoT、V/AR、5G等新兴领域对于PC的冲击,也成为了台北电脑展没落的诱因之一,尽管电脑展也在转型。 “太单一了,每年都是这些东西,无非是升级迭代。相比十年前来说创新匮乏,很难有真正改变世界的产品”,刘欣告诉PingWest品玩,“虽然台北电脑展已经做了好多年转型,想要构建全球科技新生态,但是目前AIoT等生态并不是很完整,看到的东西还是太少。” 千篇一律的转型 40年的变迁让台北电脑展已经不再“人如其名”,电脑展已经不再是“电脑展”,而是以AIoT、5G等新兴领域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展,相比美国的CES和德国的IFA,台北电脑展毫无竞争力。 2019台北电脑展聚焦AI & IoT、5G、区块链、创新与新创、电竞与延展实境等五大主题,共有1,685家参展商使用5,508个摊位。 单从主题上来看,我们已经无法辨识出这便是那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台北电脑展,无论是国内的AWE、ChinaJoy,还是国际的CES、MWC,几乎都绕不开这些主题。
有意思的是,尽管上述五大主题看似是台北电脑展当今的创新转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其中一部分早在很多年便出现在台北电脑展和CES上。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