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活无需低头看手机 CES2020 AR眼镜盘点
谷东科技在CES发布酷瞳G200-E AR眼镜,重量约80g。据悉,G200-E采用了自家阵列光波导光学模组M300,亮度为1000 cd/m2,透过率大于80%,并已实现量产。
外观上,G200-E采用分体式设计,头戴部分一眼看上去与普通眼镜没有太大区别,拿在手中也与普通眼镜区别不大,据介绍重量控制在80g左右,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产生压迫感。据谷东科技演示人员介绍,这是在过去几年中谷东与众多客户一同讨论修改后的成果,深入一线调研,不断修改试验最终得到的结果。但是由于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在佩戴体验上颠覆了传统AR眼镜硬邦邦、沉甸甸的形象。 G200-E的摄像头采用了1300W像素的 Sony Sensor,可自动快速对焦,拥有20米有效识别距离,这对于警用安防、文化旅游等场景是拥有超高实用价值的功能,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很多以往难以实现的应用。 此外,这款设备采用了谷东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光波导光学模组M300,可实现45寸虚拟屏幕,图像亮度可达到1000 cd/m2甚至更高,透过率超过80%,在室外多种复杂环境下,均可以清晰呈现图像,让沉浸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届CES,蚁视展示了“混合光波导”的大视角超薄AR光学模组,一款为单眼2K分辨率/FOV85度/厚度8.5mm,另一款为单眼4K分辨率/FOV146度/厚度mm。 本次参展的两款产品中,最亮眼的是一款名为MIX Air的一体式AR眼镜,它内置操作系统、芯片和电池一体化,提供85°FoV,突破了市面上大多数AR眼镜50°左右的尴尬局面,单目分辨率达到了1080P,并且呈现为8.5毫米厚度的轻薄形态。它的出现,向公众明确展示了AR眼镜的发展方向。据悉这款产品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量产,届时会采用高通XR系列芯片,支持5G和SLAM,向客户提供整机,参考设计和光学模组。
另一款展品被称为CrossFire原型机,是一款系留式产品,需要连线到一个外部设备上以提供运算和电源。它突破性地实现了146°FoV,这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AR视觉体验,同时它并没有像其他的大视角AR设备一样呈现为笨重的头盔形态,其模组厚度仅为9毫米,类似一个大号的墨镜。
以上两款展品,都超过了实现沉浸感所需要的80度FoV及格线,可以提供AR、VR、MR三位一体的全能新体验,同时都保持了10毫米以下的纤薄体积,可以使得产品呈现为日常墨镜形态,为消费级市场的普及打开了通路。
在今年的CES上,索尼并没有带来新的产品,但是却向我们展示了Eye-Sensing Light Field Display(眼球感知的光场显示方案),该技术采用了高速视觉传感器和面部识别算法,能够提供超越传统裸眼3D显示屏的精准立体显示效果。 索尼利用这款光场显示方案展示了一段容积捕捉的舞蹈视频,从宣传片来看,其对光影和色彩的渲染效果相当好。可用于对AR/VR内容的展示,设计师不用戴头显就能直接预览3D产品模型或者游戏等内容。 此外,还有一款结合动态液晶LED背景显示屏的虚拟电影拍摄方案。据了解,该液晶LED背景中的动态影像是在索尼电影工作室通过容积捕捉完成的,这个背景能够根据摄像头的移动实时进行改变,以营造逼真的视角和深度。 索尼的虚拟拍摄方案可以让导演和摄影师直接拍摄场景,在后期特效加工后,不管是视角、透视、摄像头位置都能自然融合。据悉,这项技术似乎是利用了索尼从Neuralize收购的技术,通过GPU加速的点云渲染解决方案,在虚幻引擎框架基础上进行渲染,来实现这种效果堪比VFX特效的LED虚拟动态背景方案。 这种虚拟的背景墙能够赋予导演、电影摄影师、演员更多创作的可能,让他们仿佛身处真实的场景中,而且也能够随时随地灵活拍摄。
在CES 2020上,LetinAR发布了一款大视场角AR光学模组,PinMR 2020,解决了纵向视场角偏窄的问题。此前其产品垂直视场角仅23度,而PinMR 2020版的垂直视场角则提升到45度,横向视场角65度,对角线视场角近81度。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