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泄露融资 10 亿,明年要出 5、6 款新品
其实是这样的,首先「某某要收购锤子」是真的,等到我「淡定回应斥其为谣言」的时候,是因为收购没谈成,所以我说是谣言。然后说我们要倒闭了,这个也很接近真相,差一点就倒闭了。我们创业过程中,终于也跟我们的前辈企业家一样,「有幸」经历了两次发不出工资: 第一次是三天,我们跟他们说银行系统出了问题,所以有一笔到款晚了,所以可能只能下周发了,那天好像是周五还是周四,说是只能下周给大家发工资了。 然后公司群里大家就议论纷纷,说:要么说实话,要么编一个像一点的,怎么能编这么糟糕的呢? 张鹏:锤子公司员工的智商都很高的。 罗永浩: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真相是这样的: 1、在这样的时候不一定特别适合讲真话,因为有很多同事是很单纯的,他就埋头干活,你这么告诉他,他说行吧,那就下周吧,接着就写代码去了。 维持这个状态其实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留有后手的,比如说下个月真的倒闭了,我们有一些库存的存货,企业倒闭是有一套流程和法律规定的,第一批要还的就是员工的工资,那个在我们预算内是留出来的。所以,一定不会出现说工资没发,老板携小姨子潜逃,然后员工拉「还我血汗钱」的横幅,这些事情不会发生。 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为什么有些企业的老板有限责任公司倒闭了,人也失踪了呢?是因为他最后抢救公司的时候跟黑社会借了高利贷,这个是很可怕的。你跟黑社会借了高利贷之后还不上的话,他就要跟你商量卸左胳膊还是右胳膊,卸左大腿还是右大腿?所以使得一些倒闭企业的老板被迫就逃掉了,他不是要赖掉那些工资。 我们当月虽然没发工资,但是有一些库存,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是可以恶性割肉转让卖掉,把工资发出去再完成倒闭程序的,所以我心里是有这个底气。但是,你如果跟全体员工说发不出工资,那公司人心惶惶,大家就没法正常工作了。 2、我们编的那个理由其实非常好,但是因为他们不懂银行运作的规则,银行到账晚几天是常有的事。本来觉得编得很好,结果他们都不知道银行是怎么运作的,还以为银行从来不出任何问题,所以他就说我这个借口编得不好。这个我也很羞愧。 第二次真的非常倒霉。本来我们整个创业过程中有一次我就觉得够了,因为这种经验不需要很多次。中午 12 点的时候人力资源的孩子给我发微信,说今天可能又是发不出工资了,建议早一点说,不要下班的时候再说,下班的时候再说大家的怨气更重。 那次是真的有一笔货款该到,银行没到,这是 100% 真的。但是我犹豫了一下,我说好吧,说得也对,下班的时候再说大家会恼怒嘛,所以早一点儿说得了。 结果非常生气的是,人力资源刚给全体 600、700 个同事群发了通知,告诉大家今天的工资又发不了了,因为银行系统的故障,没有及时到账。结果刚发完连一个小时都不到,银行钱就到账了,告诉我们说现在可以发工资了,那个时候你知道我的心情(吗)?只好又通知大家说,你看,真的是银行的问题,现在到账了。 所以,我想跟你说的是,创业的过程中全是这样的血泪,你事后说起来是笑话,当时是血泪,处在血泪中的时候,一定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几个管理层在小屋里开会,就像今天跟你开玩笑一样,当时我们也是这样开玩笑的。虽然心里怕得要命,开完了这样的玩笑,心里会好很多。 所以你们将来也是,如果自己创业走到那种特别吓人的时候,一定要硬着头皮开玩笑。美帝国主义拍那些好莱坞的大片,在战场上大家生死存亡之际大家还开一些玩笑。有人说,这是美国的英雄主义啊,瞎渲染,把这些人弄得好像特别不惧生死似的。其实,我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下,开个玩笑,缓解自己和别人的焦虑,是有积极正面的作用的。 如果一个创始人不想让公司倒闭,他总有办法张鹏:老罗确实是不容易。有一次我跟他私下聊天,他当时说了一句话:如果一个创始人不想让公司倒闭,他总有办法。 说的时候挺平静,但对于我来讲,作为一个创业者,心里受到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我知道你当时是什么情况。而且更关键的是,在之后老罗为了救公司做了很多事,我们可以看一看,你当时把各种直播的平台、内容付费的平台……都把自己搁那儿了。 我当时感觉,作为一个企业家,你不过日子了?一般人可能体验不到,但是背后的付出是非常巨大的。你是怎么想的?没觉得这个事太过了吗? 罗永浩:其实还好,我有过那种特别冲动地想着,不管怎么样挺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秒,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给我指点。所以,我们是严格按照国家的破产清算的程序,让法务、财务过来给我们管理层做了一轮培训,就是如果决定哪天倒闭,倒闭的时候应该怎么有条不紊地运作,才不给国家、政府、人民和同事们增加负担。我们有一整套的流程训练都做过了。 再往下做的时候,我个人之前跟媒体也讲过,最多的时候差不多借了 9600 多万去抢救这个公司,包括个人出去「卖身」,卖了几千万放到公司里,这些事情都做了。 这里固然有感情的因素,但是基本上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做的这个事情。因为,对于我个人在科技行业未来要从事 10 几 20 年的规划来讲,如果手机这儿断掉,我必须在下一代计算平台来临之前再重新捡起来。 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散掉,我被迫倒闭之后做一个智能硬件,我相信很快又能赚很多钱,再杀回手机,这个规划我们都做过(坦率地讲)。但算上时间周期、精神状态、身体体能方面的投入产出比,还是不如现在把公司救活来得理智。 所以我们反复权衡,每天压力都大得要命,紧张得时候指尖也都是发麻的,还是硬把这个扛下来了。很多人以为我五年的心血是这个公司,所以要不顾一切地去抢救它。这个感性的部分或多或少是有的,但是整体的判断还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结果。 而且我们当时也说过,如果我欠发了工资一个月、两个月,我手里的库存清货之后是够发这个工资的,这样既不会产生群体性事件,也不会说我作为一个收入比员工要高得多的人、作为一个相对富裕的人欠了一堆相对穷的人的钱,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所以这部分的预算是留足了,只是说要不要走到那步而已。但如果真走到那步,一定是会做破产清算。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