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何小鹏:我为何转身 all in 新造车
从今天的一个想法,到明天的一行代码,再到后天在产品上的体现,如果这样的能力放在现实世界中,对制造的改变价值有多大?曾经的经验对小鹏汽车又能带来多少好处?阿里的影响对于何小鹏在看待出行这个行业又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思路? 极客公园:你想要打造一辆什么样的车? 何小鹏:先做好车,但我做的是有边界的,没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我不做,豪华的车我不做,因为豪华的车不可能规模化。实际上在汽车人里有一句话「每个男人的终极梦想都是造车」,很可惜在中国的过去三十年,并没有国产品牌走出一个全球化企业,更多的还是市场化,所以我想做出一些改变。 极客公园:你做汽车的思路是什么? 何小鹏:我觉得汽车这个产业太复杂了,在有优势的地方发挥优势,没有优势的地方尽量追赶别人,然后找到差异化。但第二步核心的点是:你拥有制造能力、互联网能力、运营能力、自动驾驶能力等等之后,能不能做出一些新的差异化的能力。 我做浏览器是一个工具,对我来说车也是一个工具,更漂亮更快,原理一样,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浏览器,只不过这个实现的难度提升了 100 倍,或者说是 36 倍,每 6 倍是一个难度系数。 我认为工具永远是战术级优势,将来能够改变人生活的一定是一个立体的生态体系。 极客公园:怎么定义这个生态体系? 何小鹏:生态体系非常简单的逻辑是,今天阿里也好腾讯也好,未来不外乎是两个体系。马云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你让很多小的内容,或者制造,或者服务商提供商,在你的生态里可以赚到钱,你帮助他们干了所有其他的事情帮他们更容易赚到钱,你就是一个生态。苹果 App Store 就是,它解决了分发、支付等等的问题。 当时我记得阿里并购我们,我们在广州盖了一个楼,阿里事业部的人就问我,你这个楼要留多少位置给你们的合作伙伴?我愣了一下,他说没有很多公司围绕你们活吗? 实际上做大硬件的,做手机、电视、汽车也好,它的供应链就是一个生态,但供应链不是公开的,不是一个所谓互联网生态,它的竞争往往只有 0 和 1,或者最多两家,所以很少。 除了生态,另一个是平台体系,支付、物流、云都是平台,「水电煤」,在制造业就是富士康,我提供技术的东西给你,跨行业跨领域跨公司的,所以最后这两种企业都可以活很久,这两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态体系是数据,而在平台体系可能不一定是数据。 出行未来是一个巨大的生态,所以我觉得,Uber、滴滴、摩拜等等都是模式创新和规模创新,最后的优势都是规模优势,我个人认为他们从用户模式是提供了很好的用户体验,但商业模式上我并不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公司一定是两者达到平衡,我在阿里之后我都有这样的感觉,之前我们也是关注用户,所以我收入能有很大提升,也是从阿里获得了很多东西。 我认为在大出行领域里,存在着用户和商业平衡的模式,它会席卷整个行业,而中国是最有可能性走出来的。 「我要做的四件事」何小鹏宣布入职时,也在当天的全员大会上也发表了一个全员演讲,我们也提取了一些核心内容,关于何小鹏来小鹏汽车要做的具体四件事。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