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系统 > 正文

普遍化的混合云架构,为何再一次被行业“重点关注”?

发布时间:2022-12-03 09:31:53 所属栏目:系统 来源:未知
导读: 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混合云大会上,开始围绕混合云、多云管理等课题展开讨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日,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混合云大会上,开始围绕混合云、多云管理等课题展开讨论,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而云计算的出现,大大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并在以多种形式直接赋能给最终用户。这其中,犀思云等一批优秀的云网服务商和SASE解决方案脱颖而出。

云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_云mes系统架构

宏观解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的经济格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云计算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混合云凭借自身在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再一次被业界与众多企业重新认可、采纳,并作为数字化转型标准架构。本次大会汇聚行业中各方力量,深入推动企业上云、用云,推动云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促进更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引导企业循序渐进,深度上云。

云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_云mes系统架构

混合多云产业加速

众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当下急需3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更智能的运营能力:

这首先需要企业将整个运营过程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整合在一起,存储在云端或任何地方,并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处理在复杂的混合环境里的实时数据,将企业成本和业务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在风险、成本和绩效之间实现平衡。这不仅需要数字化能力进入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更需要数据能够在企业复杂的 IT 环境中灵活流转。

更弹性的应变能力:

云mes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

其次是如何增加企业应对变化的灵活度。众所周知,业务运转的弹性是数字化企业所具备的基础能力,也是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希望具备的能力之一。近些年云系统架构,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更让企业增加了对弹性的渴望,努力尝试利用数据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只有利用万物互联,做到可预测并能够在预测基础上采取预防措施,企业才可以在学习、决策与行动上领先对手。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智能运营的基础之上。

灵活优化成本效益与生产效率的能力:

做到了智能运营和弹性应对,企业还要能够使生产效率最大化,灵活地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产品方案和厂商。

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来讲,要想实现这三方面的能力提升,只有将具体应用与云网深度融合,进化为企业的一种数字化能力,并建立一个数据可以灵活流转的开放安全的混合多云环境,才能满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调研机构IDC在一项调查中指出,“到2022年,全球90%以上的企业将依赖内部部署/专用私有云、多个公共云和遗留平台的组合来满足其基础设施需求。”MarketsandMarkets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声称,“全球混合云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8年的446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976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7.0%。”混合多云正逐渐成为企业IT基础设施演进和布局的新常态。

云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_云mes系统架构

同时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混合和多云需求更加旺盛也更加迫切。国外的法律法规健全,拥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信用体系,这对于公有云的发展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和促进。在国外,公有云和私有云是泾渭分明的,大多数企业用户会选择公有云,而一些超大型的企业会部署私有云。

但是反观中国,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规模还是IT需求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很难用一种云模式满足所有的需求。另外,出于安全性、合规性的考虑,大多数成规模的企业还是愿意将数据保留在私有云中,而将一些新的业务应用放到公有云上。总之,无论是从应用需求和业务环境的复杂度考虑,还是从企业用户的使用习惯、技术能力、惯有思维等方面考虑,混合多云都是理想的架构。

加之在此前企业在使用单一云服务商时,问题频出:

2021年3月,欧洲云计算 OVH,位于法国的机房发生火灾,导致350万家网站下线,部分客户数据永久性丢失;

2020年5月,有黑客声称获取微软公司存储在Github私人仓库中的大量源代码片段,源码大小高达63.2GB,涉及Azure、Office和Windows;

2019年2月,国内某云商的代码托管平台的项目权限设置问题导致代码泄露;

包括最近的某知名云商宕机事件....

以上案例不断印证,在实际应用中,将混合多云落地实现,真正服务于企业,是云网服务者和行业共同的新课题。

除此之外,在混合多云的部署上,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就比如每个公有云上都在使用它的原生配套服务,但这最终会导致需要使用好几个不同的配套服务,那么如何保障所有云服务的统一成为疑问。

多云的权衡矩阵是复杂的,如果一个云平台拥有2000个云服务,而另一个云平台拥有1500个云服务,那么你最终会有5000个服务需要来管理、跟踪、监控和保障,许多企业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完全无法控制服务,这会造成混乱、运维困难以及多云的失败。这是很多公司在部署多云中遇到的困境。

就混合多云的复杂性而言,其实组织更需要借助外力来构建和管理全新的多云环境,同时兼顾传统环境和迁移后编排一个新的云网构架。正因为多云技术服务标准不太可能统一,因此最简单的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云管+云网)融合管理,从这些复杂性中跳脱出来。

云mes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_云系统架构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