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or换电 拿什么拯救我的续航焦虑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电动车充一次电能跑多远呢? 根据不同车型以及不同的电池规格,当然还有不同的驾驶习惯和环境状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车,单次续航里程在30Km-100Km左右。
事实上,单次续航里程往往只是一个参考,对于续航焦虑来说,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让车辆恢复“满血”,或者在最短的时间可以获得最多的续航里程,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重要性绝不亚于满电续航里程。 一定会有人反对笔者的观点,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有续航焦虑的就去买大电池的电摩嘛,充一次电跑100Km还不够吗?你一天还能跑多远?”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100Km的续航确实对于通勤来说绰绰有余,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超长的充电时间,单次充电时间达到10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儿。 然而,对于诸如快递物流、生活配送、治安巡逻等等高强度骑行的需求来说,这100Km恐怕很难满足需求,并且很多行业都需要保持全天在线,根本不允许长达十余小时的离线充电。 即便是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谁还没有个临时有事儿?这时候的续航焦虑,大容量电池也无能为力。
为什么在汽油车领域很少会听到续航焦虑这个词? 答案很简单:加满一箱油完全能满足一整天的驾驶里程要求,遍布全国的加油站,还有就是,加满一箱油最多不过两分钟。
在这种保障下,永远不担心没油了,哪里还有什么续航焦虑。 那么换做是电动车,由于现阶段电池能量密度的局限,一味地堆电池是不现实的,所以快速充电和换电就成了破解续航焦虑的唯二方法。
换电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满电电池替代电量耗尽的电池,这一模式与加油非常类似;而快速充电,则是通过增大充电功率来压缩充电时间。对于这两种续航解决方案的利弊分析,笔者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首先来说换电模式。换电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毕竟是“要把大象放冰箱总共分几步”的路子,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但换电模式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1. 电动车电池规格不统一,换电模式需要对现有车辆进行改装,或者对电动车电池标准化。 2. 为保证换电方便,设备铺设需要大量设施投入和运维,包括换电柜的选址、安装、调度和运维,以及备用电池的投放等等。 3. 设备运营维护复杂,难以保证每一颗电池都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换电模式从某种意义上,与共享单车有很大的相似,但换电柜需要解决大量电池的充电和运维工作,这将会对设施设备的运营造成极大挑战。 再来说快充模式。 快速充电,说白了就是通过提升充电输入功率以达到缩短充电时间的目的,这就好比给一个水缸注水,原本的小水管需要8个小时,新换了更粗的大水管,还提高了水压,15分钟就满了。
快充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续航和硬件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虽然快充不会像换电那样瞬间让电动车满血复活,但用户可以用30分钟的充电时间换来20Km的补充续航,这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性价比远超换电技术。 但是,快充技术的劣势同样明显。 1. 现阶段快充技术只是相对常规的充电方式而言,实际仍然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才能充满一块电池。 2. 快充技术对于BMS(电池管理系统)要求较高,控制不当容易引发电池热失效,且BMS只能降低快充对电池循环次数的影响,但无法根本消除影响。 3. 快充技术对于需要连续长时间高强度使用电动车的用户和行业来说,意义有限。
笔者并不否认换电技术的现实意义,但换电模式除了在特定行业应用之外,普通用户很难买账。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