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发展Linux将给我国软件业带来麻烦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硬件的价格能够被个人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这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广泛使用Unix系统的可能。但是,由于INTEL8086芯片的个人计算机能力比较差,在其上不能实现真正正常工作的UNIX多用户系统。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英特尔公司推出的80386芯片使个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在个人计算机上构建一个可以真正使用的Unix也成为了可能。 事实上此时能运行在X86平台上的Unix相当有限,Mircosoft的Xienx是一种(后来发展成为SCO Unix),但不能指望能自由、免费使用这个商用系统。要移植Unix到PC平台上便需要Unix的源代码,而此时受AT&T的许可权的限制,Unix代码还不能被自由获得(但在BSD与AT&T的法律纠纷之后的4.4 BSD Lite不再受这个限制了,可以在BSD许可下自由使用,这为后来的FreeBSD许可带来诸多便利)。很多计算机爱好者为了实现一个可以自由使用的操作系统,不断进行着努力。自由软件基金会的GNU计划的目的就是打算创建一个自由的、与Unix类似的操作系统,为了实现这个目的,GNU开发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工具、包括编译器和很多系统命令,然而GNU计划中的操作系统内核──HURD,却进展缓慢,从而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很快,就有计算机爱好者开始考虑在个人计算机平台上构建一个Unix内核。芬兰一位计算机研究生Linus Torvalds开始了这个工作,他通过学习Minix,一个用于教学目的的简单Unix系统,在x86平台上构建了Linux内核,这个内核和GNU的系统工具结合起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成为当前非常流行的GNU/Linux系统。 与这些Linux方向的努力相比,BSD方面的研究人员的行动因为AT&T与BSD的法律纷争使得BSD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但是仍然有两个将BSD移植到80386平台的开发工作同时进行,一个是BSD/386小组,他们的研究结果为商业版本的BSD/OS,属于商业公司BSDI。另一个就是386BSD计划,后来发展成为FreeBSD。 386BSD计划由Bill Jolitz等研究人员发起,将4.3BSD Net/2移植到80386平台上,并使用386BSD的名称发布。但是移植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任务,直到386BSD 0.5版本,系统中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在1993年,另一些研究者决定加入这个计划,打算和Bill Jolitz一起修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但是这时计划的组织者Bill Jolitz突然决定退出,使得386BSD计划面临停止的危险。Bill Jolitz作为计划的发起者和负责者并没有对该如何发展给出具体意见,因此386BSD计划是到此为止还是继续发展,就取决于其他开发者的决定。不过,该项目的另三个参与者Nate Williams, Rod Grimes和Jordan K. Hubbard决定继续这项工作,他们创造了一种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Unix操作系统──FreeBSD。这次FreeBSD的开发者找到了一家出版商Walnet Creek提供支持,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购买光盘或者通过网络下载的方法获得FreeBSD系统。 FreeBSD虽然可以自由获得,然而BSD与AT&T的法律纠纷仍然威胁着FreeBSD系统的合法性。就在FreeBSD得到相当多用户欢迎的时候,Unix系统实验室(此时已经卖给了Novell)与伯克利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的法律纷争有了结论。虽然最后不必进行赔偿,但是BSD Unix系统中必须去除原来来自AT&T的源码。伯克利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去除了这些不到10%源码,发布了4.4BSD Lite,基本解决了版权的问题。 我们看到,Linux在近几年尽管发展很快,但是SOC对Linux提出知识产权的法律诉讼,已经对Linux的应用产生了惊吓作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和律师都受其影响而将Linux配置计划搁置直至情况进一步明朗化。(子君/文) 新浪科技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