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库分表,读写分离后,数据库中间件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autopartition-long.txt详细的分片策略
这个配置的意思是,id在0到500w放在第一个分片,以此类推 小编这里用Navicat(数据库连接工具)连接到本地的mycat 主机:localhost 端口:8066 用户名:root(server.xml中配置好的用户名密码) 密码:123456 看到有一个TestDB库,在这个库里面执行建表语句
然后到对应的物理数据库db1,db2,db3上看,3个库都有了这个表。 在逻辑数据库中插入如下三条数据
可以看到id为1的数据插入到物理数据库中的db1,id为5000001的数据插入到db2,id为10000001的数据插入到db3 在逻辑数据库中执行如下语句又能拿到这3条记录
执行如下语句,可以看到mycat从三个数据库中取了记录,LIMIT 100是因为schema.xml中配置了sqlMaxLimit=“100”
有了mycat以后,我们的数据库地址配置成mycat即可,它帮我们做了很多,其他各种分片规则,读写分离等的配置就不再演示,理解整个框架的大概运行流程就行 最后再分享一个知识点,mycat1.5 开始会支持本地 xml 启动,以及从 zookeeper 加载配置转为本地 xml 的两种方式,即原来分享的zookeeper可以用作配置中心 【编辑推荐】
点赞 0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