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晋中站长网 (https://www.035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学院 > MySql教程 > 正文

数据库分库分表,何时分?怎样分?

发布时间:2019-01-31 14:32:06 所属栏目:MySql教程 来源:Java面经
导读:一. 数据切分 关系型数据库本身比较容易成为系统瓶颈,单机存储容量、连接数、处理能力都有限。当单表的数据量达到1000W或100G以后,由于查询维度较多,即使添加从库、优化索引,做很多操作时性能仍下降严重。此时就要考虑对其进行切分了,切分的目的就在

不到万不得已不用轻易使用分库分表这个大招,避免"过度设计"和"过早优化"。分库分表之前,不要为分而分,先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升级硬件、升级网络、读写分离、索引优化等等。当数据量达到单表的瓶颈时候,再考虑分库分表。

2、数据量过大,正常运维影响业务访问

这里说的运维,指:

1)对数据库备份,如果单表太大,备份时需要大量的磁盘IO和网络IO。例如1T的数据,网络传输占50MB时候,需要20000秒才能传输完毕,整个过程的风险都是比较高的

2)对一个很大的表进行DDL修改时,MySQL会锁住全表,这个时间会很长,,这段时间业务不能访问此表,影响很大。如果使用pt-online-schema-change,使用过程中会创建触发器和影子表,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操作过程中,都算为风险时间。将数据表拆分,总量减少,有助于降低这个风险。

3)大表会经常访问与更新,就更有可能出现锁等待。将数据切分,用空间换时间,变相降低访问压力

3、随着业务发展,需要对某些字段垂直拆分

举个例子,假如项目一开始设计的用户表如下:

  1. id bigint #用户的ID 
  2. name varchar #用户的名字 
  3. last_login_time datetime #最近登录时间 
  4. personal_info text #私人信息 
  5. ..... #其他信息字段 

在项目初始阶段,这种设计是满足简单的业务需求的,也方便快速迭代开发。而当业务快速发展时,用户量从10w激增到10亿,用户非常的活跃,每次登录会更新 last_login_name 字段,使得 user 表被不断update,压力很大。而其他字段:id, name, personal_info 是不变的或很少更新的,此时在业务角度,就要将 last_login_time 拆分出去,新建一个 user_time 表。

personal_info 属性是更新和查询频率较低的,并且text字段占据了太多的空间。这时候,就要对此垂直拆分出 user_ext 表了。

4、数据量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单表中的数据量会持续增长,当性能接近瓶颈时,就需要考虑水平切分,做分库分表了。此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切分规则,提前预估好数据容量

5、安全性和可用性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业务层面上垂直切分,将不相关的业务的数据库分隔,因为每个业务的数据量、访问量都不同,不能因为一个业务把数据库搞挂而牵连到其他业务。利用水平切分,当一个数据库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到100%的用户,每个库只承担业务的一部分数据,这样整体的可用性就能提高。

四. 案例分析

1、用户中心业务场景

用户中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业务,主要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查询/修改等功能,其核心表为:

  1. User(uid, login_name, passwd, sex, age, nickname) 
  2. uid为用户ID, 主键 
  3. login_name, passwd, sex, age, nickname, 用户属性 

任何脱离业务的架构设计都是耍流氓,在进行分库分表前,需要对业务场景需求进行梳理:

  • 用户侧:前台访问,访问量较大,需要保证高可用和高一致性。主要有两类需求:
  • 用户登录:通过login_name/phone/email查询用户信息,1%请求属于这种类型
  • 用户信息查询:登录之后,通过uid来查询用户信息,99%请求属这种类型
  • 运营侧:后台访问,支持运营需求,按照年龄、性别、登陆时间、注册时间等进行分页的查询。是内部系统,访问量较低,对可用性、一致性的要求不高。

2、水平切分方法

当数据量越来越大时,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水平切分,上文描述的切分方法有"根据数值范围"和"根据数值取模"。

"根据数值范围":以主键uid为划分依据,按uid的范围将数据水平切分到多个数据库上。例如:user-db1存储uid范围为0~1000w的数据,user-db2存储uid范围为1000w~2000wuid数据。

  • 优点是:扩容简单,如果容量不够,只要增加新db即可。
  • 不足是:请求量不均匀,一般新注册的用户活跃度会比较高,所以新的user-db2会比user-db1负载高,导致服务器利用率不平衡

"根据数值取模":也是以主键uid为划分依据,按uid取模的值将数据水平切分到多个数据库上。例如:user-db1存储uid取模得1的数据,user-db2存储uid取模得0的uid数据。

  • 优点是:数据量和请求量分布均均匀
  • 不足是:扩容麻烦,当容量不够时,新增加db,需要rehash。需要考虑对数据进行平滑的迁移。

3、非uid的查询方法

水平切分后,对于按uid查询的需求能很好的满足,可以直接路由到具体数据库。而按非uid的查询,例如login_name,就不知道具体该访问哪个库了,此时需要遍历所有库,性能会降低很多。

对于用户侧,可以采用"建立非uid属性到uid的映射关系"的方案;对于运营侧,可以采用"前台与后台分离"的方案。

3.1、建立非uid属性到uid的映射关系

1)映射关系

例如:login_name不能直接定位到数据库,可以建立login_name→uid的映射关系,用索引表或缓存来存储。当访问login_name时,先通过映射表查询出login_name对应的uid,再通过uid定位到具体的库。

映射表只有两列,可以承载很多数据,当数据量过大时,也可以对映射表再做水平切分。这类kv格式的索引结构,可以很好的使用cache来优化查询性能,而且映射关系不会频繁变更,缓存命中率会很高。

2)基因法

分库基因:假如通过uid分库,分为8个库,采用uid%8的方式进行路由,此时是由uid的最后3bit来决定这行User数据具体落到哪个库上,那么这3bit可以看为分库基因。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