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是什么,怎么用?看完你就知道了
这里只举例了简单的链接与简单的MongoDB操作,可见其操作的容易性。使用驱动时是基于TCP套接字与MongoDB进行通信的,如果查询结果较多,恰好无法全部放进第一服务器中,将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getmore指令获取下一批查询结果。 插入数据到服务器时间,不会等待服务器的响应,驱动会假设写入是成功的,实际是使用客户端生成对象id,但是该行为可以通过配置配置,可以通过安全模式开启,安全模式可以校验服务器端插入的错误。 四、schema 设计原则1.需要关注MongoDB的自身的特性 要清楚了解MongoDB的基本数据单元。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有带列和行的数据表。而MongoDB数据的基本单元是BSON文档,在键值中有指向不定类型值的键,MongoDB拥有即时查询,但不支持联结操作,简单的键值存储只能根据单个键来获取值,不支持事务,但支持多种原子更新操作。 2.需要关注系统本身的读写特性 如读写比是怎样的,需要何种查询,数据是如何更新的,会不会存在什么并发问题,数据结构化的程度是要求高还是低。系统本身的需求决定mysql还是MongoDB。 3.关注MongoDB schema 的设计模式
在关于schema 的设计中要注意一些原则,比如:
4.关注MongoDB里面一些具体细节 (1)关注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集合的逻辑与物理分组,MongoDB没有提供创建数据库的语法,只有在插入集合时,数据库才开始建立。创建数据库后会在磁盘分配一组数据文件,所有集合、索引和数据库的其他元数据都保存在这些文件中,查阅数据库使用磁盘状态可通过。
(2)关注集合概念 集合是结构上或概念上相似得文档的容器,集合的名称可以包含数字、字母或 . 符号,但必须以字母或数字开头,完全。 限定集合名不能超过128个字符,实际上 . 符号在集合中很有用,能提供某种虚拟命名空间,这是一种组织上的原则,和其他集合是一视同仁的。在集合中可以使用。
(3)关注文档 其次是键值,在MongoDB里面所有的字符串都是UTF-8类型。数字类型包括double、int、long。日期类型都是UTC格式,所以在MongoDB里面看到的时间会比北京时间慢8小时。整个文档大小会限制在16m以内,因为这样可以防止创建难看的数据类型,且小文档可以提升性能,批量插入文档理想数字范围是10~200,大小不能超过16MB。 五、索引与查询优化1.索引的经验法则 (1)索引能显著减少获取文档的所需工作量,具体的对比可以通过 .explain()方法进行对比 (2)解析查询时MongoDB通过最优计划选择一个索引进行查询,当没有最适合索引时,会先不同的使用各个索引进行查询,最终选出一个最优索引做查询 (3)如果有一个a-b的复合索引,那么仅针对a的索引是冗余的 (4)复合索引里的键的顺序是很重要的 2.索引类型 (1)单键索引 (2)复合索引 (3)唯一性索引 (4)稀疏索引 如索引的字段会出现null的值,或是大量文档都不包含被索引的键。 3.索引的构建问题 如果数据集很大时,构建索引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且会影响程序性能,可通过
当使用 mongorestore 时会重新构建索引。当曾经执行过大规模的删除时,可使用
对索引进行压缩,重建。 4.识别慢查询 (1)查阅慢查询日志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