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特免血浆”的来龙去脉
一旦某个B细胞表面的抗体匹配到了对应的抗原,这个特定的B细胞就会被激活,启动复制过程,大量增殖自身。在增殖产生的B细胞中,大部分可以向血液中释放抗体,但寿命较短,不能长期存活;不过还有一小部分B细胞却可以在体内存活很长时间,当日后再次遭遇同一种病毒的时候,这种B细胞能够跳过“试钥匙开锁”的漫长过程,迅速激活,消灭入侵者。只要体内含有这种B细胞,就相当于身体记住了病毒的特征,所以人们将它称为“记忆B细胞”。 记忆B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核心,也是疫苗预防作用的核心。接种疫苗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要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从而在今后遇到同样病毒的时候,身体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不过,记忆B细胞的寿命虽然可以长达数十年乃至伴随终生,但有些记忆B细胞还是有自己的寿命。当记录了某种抗体信息的记忆B细胞死亡以后,身体也就失去了抵抗相应病原体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需要根据情况及时复种疫苗的原因。 另外一个容易引发担心的问题是,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病毒那样易变,导致疫苗失效。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新冠病毒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疫苗的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文/丁丁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健康专委会委员,科学松鼠会成员)]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