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AIAED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圆满举办,最全精彩集锦都在这里了!
李书城是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他的论文是《利用图神经网络从自然语言描述自动生成查询语句》,他首先表示自己特别幸运同一些顶尖的研究者合作,随后从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论文:第一是教育的挑战,第二是一些动机和模型,第三是未来我们可以怎样去运用这些研究成果。 12:斯坦福教育学院副院长 Paul Kim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斯坦福教育学院副院长Paul Kim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很快我们将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去选择自己的教授,比如说你特别喜欢这些明人给你做演讲,直接选他们来给你做演讲,因为毕竟我们可以合成他们的声音,以及他们的样貌。 再说到教育,我们认为AI将会使用在招生个性化的路径,以及作业评估,以及PPT的演示,还有就是内容的策划也是如此,这是基于个人的表现和兴趣的,也可以是用在培训上,以及行政工作上,AI如果可以使用这些后台的工作,或者是行政的工作,就意味着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多放在学习和教学上。 AI可以帮助我们推广更高层次的学习吗?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使用AI,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评价、创造、分析、应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呢?当我们说到这样课堂的时候,学生肯定会更好进行设计,因为他们能够同时学到不同的概念,而且他们也会直接在一堂课当中学到各种学科,但他们的数据如何搜集,他们是如何学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再说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价值就在于我们的培训数据和训练数据是什么样子的质量,在未来如果说出现了人工智能,我们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签署同意书,如果数据模型有偏差怎么办,这个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13:大会压轴“孩子教育的未来”论坛:孩子未来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会压轴“孩子教育的未来”论坛由FT 金融时报中文网总裁张延主持,伦敦大学教授、伦敦知识实验室负责人、AIED主席Rose Luckin 教授,第三届AIAED主席、CMU计算机学院院长Tom Mitchell教授,孟菲斯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胡祥恩教授,乂学教育-松鼠AI 首席架构师Richard担任嘉宾。以下为嘉宾精彩观点选摘: Tom Mitchell教授:AI研究将帮助更多的人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比如改变整个偏远教育水平低下的局面。如果说日常的重复性的劳动,将会由计算机来做,那人类就要去做很多计算机没法做的问题,比如说如何组织计划和解决问题,这些我认为依然会是人类所做的工作,而不是机器能够胜任的工作,这就是孩子们应该学的,以及我们必须去教学的领域。 胡祥恩教授:思维是一个过程,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很多维度都有关,我们现在被科学家喘不过气,我们觉得现在感觉到了威胁,但是99%的心理学研究都是无法由计算机模拟的,因此我们离威胁还远得很,所以我并不觉得这是马上要担心的,虽然我们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准备好,我们需要继续提升人类能够做的,但是我并不觉得人工智能能够思考,他们能思考的,就不再是人工智能,是一个自然智能,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知道技术的人将会代替不知道技术的人,而不是机器代替人。 Rose Luckin教授:AI能够改变现在教学的方式,如果我们正确来使用它,它会给我们带来非常高质量的教育,给每个人带来高质量的教育。 在很多案例当中,AI系统反而让人类教师变成更快乐的老师,他们更喜欢目前所从事的事和职业,我想在未来AI时代成为一个老师,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编辑:晋中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